本期人物:成都环卫工人朱光文
点击语音按钮,收听本期节目
▼友情提示:音频末尾有彩蛋▼
你有没有想过,将来如何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或寄情山水,颐神养心;或含饴弄孙,喜享天伦;亦或找回初心,重拾年轻时未实现的梦想……
前两者大概是多数人的选择,活好当下,顺其自然。但总有一些人也在演绎着“极少数”,即使青春不在,也依旧活得出彩。
他,一个“红了”的环卫工,以平凡的故事展现老年人不一样的生活态度。
什么时候才是真的老了?不敢追求梦想的时候才是!
我是一位有着音乐梦的老头子,来成都不久,短短两年,是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
年春节,我突然“红了”。
有一天,在成都长顺上街打扫路面,听到有人唱《我和我的祖国》,便忍不住加入了其中,对着记者的镜头激动地说:“我们的祖国强大了!”
没想到因此而火,那段时间有很多游客都说在电视上看到过我。但日子很快又回归了平淡,我还是继续我的环卫工作和音乐梦。
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六七十岁才来说“追求梦想”好像也不太现实了。身边差不多年纪的朋友要不就是跟在儿女身边照料家庭,要不就是和老伴一起搭伴儿过日子。
但我始终觉得那样的生活不是我所喜欢的,所以最终选择了一条不太一样的路。
出走他乡,在陌生城市的“新生活”
60多岁了,在农村找活路不容易,年轻时忙着赚钱养家,那时想学萨克斯根本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如今,是实现音乐梦的好时机,我和老伴就决定来成都。
最初,我和老伴在桂花巷一小区守门,这份工作24小时不能离岗,每月多元的工资,除去日常开销,几乎为零。
去年5月,我辗转找到了如今环卫工的工作。每天早上7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我需要清理街道沿途各种建渣、废品等,至少拉五六车垃圾到转运站,在路途没有烟头、白色垃圾要捡的前提下,跑一次垃圾转运站也需要40分钟,所以12个小时工作时间里我基本无休。
但再苦再累,我也愿意,因为劳有所获的工资能支撑我的业余爱好。
拾起梦想,为漂泊注入精神良剂
做环卫工后不久,我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的萨克斯和电子琴学习,每周二、四下午上课。
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帮老伴守门,所以练习就只能放在早上。
我通常凌晨5点多就出门去练习,地点选在人民公园附近,离居民楼较远,不会造成噪音影响。练习1小时后回家吃早饭,然后上班,时间刚刚好。
由于没有固定假期,一旦工作和课时有冲突时,就只有额外请假了。
最初老伴并不支持我学乐器,虽然我从小就爱好音乐,平时也会唱唱歌跳跳舞,几乎没什么开销。但吹萨克斯、弹电子琴就不一样了,“投资”有点大。
老年大学学费倒是便宜,萨克斯一学期元,电子琴一学期元,可是乐器费用高。
最初,我买了一把元的“低配”萨克斯,练了一段时间,感觉配置还是不行,又买了一把元的,加上杂七杂八的配件,最后1万块都没打住,相当于花了三个月的工资。对此,老伴的意见有点大。
学习了快一年,我差不多能吹奏20首曲子,平时练习时也能吸引路人跟着音乐开唱。当老伴看到我小有成就时,她的态度也在慢慢发生转变,甚至还有了跳起广场舞的念头。
老有所“依”,无悔这份选择
在成都“漂”了两年多,生活还是安逸的。这里的环境和市民的素质都很高,更重要的是这里的音乐氛围很巴适,人民公园里有很多老年人都在以“一技之长”展示着自己的热情和快乐。
今后,我打算继续在成都生活,争取再学两三年萨克斯,等达到一定水平后,我就可以回达州老家组织一些爱好音乐的老年人,免费教他们,再组建一个乐队,和大家一起过着丰富而充实的老年生活。毕竟,一个人吹奏,还是有点单调。
前几天路过幼儿园,恰巧赶上学校放学,来接孩子的家长里至少有一大半是中老年人。看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牵着蹦蹦跳跳的两个小孩,我心中突然晃过了一种不知怎么表达的感觉,有些羡慕、有些感慨。
但是转过头来再想,只要儿女支持,吹吹萨克斯、弹弹电子琴,在这个大都市过一下潇潇洒洒的生活也不错。
人总要为自己活一活嘛!
于是,我轻哼了两句调调,继续一路向前。
本期主播:司垣
—————————————
七天一会的等待与期盼
相约在每周五晚十点
我们下期见
▼
▼
往期回顾:
(点击上方图片收听往期节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