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活服务类节目中,一位男嘉宾王海杰就读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是位非常棒的钢琴演奏家,他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非常喜欢弹琴,如果他淘气的话,妈妈会说:“再淘气就不让你练琴了”。
曾经看到有孩子流着眼泪,被家长逼着坐在琴凳上,勉强弹琴一个小时,也时常听到家长述说半途而废的孩子,从此再也不愿见到钢琴的故事。然而王海杰加以阻止弹琴作为惩罚手段的做法真的太少见了,这也表明王海杰成功的背后是他本身拥有的音乐天分和强烈的兴趣爱好。
孩子天生的禀赋是有差别的,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于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这个理论应用在家庭教育上,就是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考虑到孩子拥有的智能优势,就可以培养出在某方面表现优秀的人才。王海杰在音乐智能方面的表现很突出,他的父母非常明智的开发他这方面的才能,才使他最终获得成功。
课外班有时也被称为兴趣班,既然是兴趣班,就应该建立了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上。现实中就有许多因为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孩子和家长在练琴的事情上都痛苦不堪的真实例子。而且在练琴这件事上,这些家庭的规定非常刻板,每天必须练琴多长时间,连几点到几点练琴都规定好了,不可更改。孩子小时候有几个玩的很好的小朋友,有时候孩子们正玩得兴,头上的时候有家长就强拉着孩子离开,说是到了某某时间必须要走,往往因为孩子不愿意离开,导致孩子哭闹,家长生气,这样回去练习的效果能好么?
在这件事情上,家长不妨和孩子商量适当增加一些弹性,这孩子不能坚持的时候放一放手,当孩子想练习的时候再练,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练习效果会好,很多兴趣班尤其是艺术课程的选择,比如音乐美术等,应该让孩子从中得到享受而不是折磨,也应该建立在孩子的自愿而非被逼迫的基础上,孩子虽小,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确实有限,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还是应该给他选择的权利。
孩子学习某种技能不仅要有天分和兴趣,也要抓住关键期,过了关键期孩子就不会再有兴趣了。
我儿子四岁的时候,幼儿园老师教他们弹琴,班里有小朋友,因为会弹琴,有时也会被老师点名弹一支曲子,他非常羡慕,曾经要求我们给他买一架电子琴,然而那个时候我们条件非常差,也没有精力陪她学琴,所以就搪塞过去了。儿子上小学后我们的经济条件改善了许多,我就想让儿子学习一门乐器,陶冶一下他的情操,然而当我们在跟儿子谈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却断然拒绝了,他,觉得那样太浪费时间,与其每天花费那么长时间练琴,不如让他读一本书来的痛快,为了尊重儿子的选择,我们没有在逼他学习音乐。如果用敏感期来解释的话,儿子已经进入了阅读的敏感期,而他的音乐敏感期被我们耽误了正事,因为这个耽误,儿子到现在也不会读五线谱,唱歌唱的也不是很好,这一点我们一直觉得有点对不起儿子。
说到课外班,就不得不提奥林匹克数学和华罗庚数学。儿子上小学期间,周围的好朋友几乎都去上数学课外班,我们坚持没有让儿子去上奥数和华数,因为看到许多小朋友上了数学班之后,课余要花费很多时间做练习,而且因为奥数和华数的思维系统,跟孩子在课堂上所学的数学有些不同。孩子们接受起来有难度,导致许多参加这种课外班的孩子的家长都要跟着孩子在课堂听课,客户在辅导孩子,我就亲眼看到一个妈妈在上班的时候随身带着一本华罗工数学思维训练,导演一有空就研究数学题,有的就是在儿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辅导。这一切在我们看来都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之前,我们坚持没让他学习数学课外班。五年级的一次家长会后,我去见儿子的数学老师,老师问了我家的情况,批评我说凭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可以在周末上奥数课,就你家孩子要在周末出去玩呢,你们这样的家长会耽误孩子的,听老师那样说,我也觉得孩子已经上五年级了,应该把工作心思用在学习上,而且相比其他孩子儿子的数学成绩,确实也不但有损于世,我们为儿子报了一个华数班。结果儿子只听了四次课就备受打击,因为小学的华数课是连续上下来的,女儿因为前四年的课没有听,一下子从五年级开始听,每次上课就跟听天书似的,自己听不懂已经很着急了,看着周围的同学个个那么聪明,他还以为是自己笨呢。
几次课下来,儿子在数学方面的自信心一下子受到了冲击,虽然我们及时停了那个课程,但是却花费了几年的时间进行调整,他的小学最后两年以及初中三年的数学成绩一直都不好,直到高中遇到非常好的数学老师后,他的数学成绩才慢慢赶上来。
一路走来,总有朋友问我,孩子应该几年级去学奥数,我都会结合女儿的教训告诉人家,如果孩子是块学数学的料就进的去学,如果觉得孩子一年级去学太累的话,最晚三年级就去学习。我总觉得儿子要是从12年级就开始学奥数或者华数的话,数学成绩或许可以一直都很好,而不会走那么多的弯路,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孩子在数理逻辑智能方面比较突出,就去学奥数或者华数,否则就慎重一点。不妨补充一些适合孩子的基础知识,我感觉奥数和华数真的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学习的,学好了对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帮助,学不好就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反而会事与愿违。
在教育资源层次不齐的社会大环境下,在孩子需求多样的情况下,课外班确实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不过在选择课外班。班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你是否切实对孩子有帮助,然后再做选择。
课外班的选择,我个人认为应该遵循几个原则,第一要尊重孩子的天分,也就是智能方面的突出表现,要确定孩子是不是学习该课程的材料,再去有的放失地选择;第二尊重孩子的兴趣,只有孩子真正喜欢才能学有所成,第三尊重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孩子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需求,错过了关键期,也许终生都难以补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