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跳圆舞曲的小猫》或者译为《跳圆舞曲的猫》,乐曲以复三部曲式写成,采用了圆舞曲的节奏,以4小节的引子作为音乐的前奏,A段主旋律用弦乐器主奏显得优美抒情,小提琴“滑奏”技巧的运用,形象地模拟小猫的叫声,增加了乐曲的诙谐情趣,旋律快慢交替,表现了小猫那顽皮好动的性格。B段旋律用木管乐器主奏,欢快活泼,描绘小猫越跳越高兴的情态。主题A’,乐曲增加了欢快的气氛,显得更加热烈,模仿小猫叫声的音调穿插期间。乐曲以管弦乐器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塑造了小猫的活泼形象及跳舞的形态,尤为有趣的是在乐曲结尾处一串上行音,突然结束全曲,乐曲能激起儿童丰富的遐想,从中获得情趣的感染。
学情分析:
这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好动、爱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学生掌握的概念绝大部分都是具体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前面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管弦乐欣赏学生的心里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太古典也太深奥,并且学生平时接管弦乐也不多。“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让学生从听入手,逐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音乐鉴赏力。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时,可相互激励,互相启发,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如何学习的启示,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掌握乐曲结构,了解圆舞曲风格,感受并积极想象乐曲中猫咪舞蹈时的音乐形象。
2.能联系生活,用打击乐器、图形谱、舞蹈等多感官和多种艺术形式表现情绪的变化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3.联系生活想象音乐画面,初步养成欣赏的良好习惯,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感知与表现乐曲三段体中丰富的情绪变化,合力展开音乐想象。
教学难点:感知主题旋律中的情绪变化,体会B部分主题旋律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电子琴)、情景道具(头饰、表演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
2.谈话。
①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块学习,今天是和特殊的日子,猫咪王国的公主举行生日舞会,邀请所有的小动物参加舞会,你们看还给你们也寄来了邀请卡。
②课件出示动画情景:邀请卡。
③师:这是一场盛大而又庄重的舞会,每位嘉宾都会盛装出席,瞧!你们的脚下有惊喜呦,那是我为每位贵宾准备的华丽着装,请各位贵宾穿上属于你们的盛装,我们准备出发了。
3、点名教学内容
①课件出示情景画面,伴随小猫圆舞曲主题音乐,教师带动学生律动表现。画面停在猫咪宫殿。
②师:真不错,看来你们可以和公主在舞池里一决高下,比一比谁跳的舞最漂亮。但是,同学们知道在这么庄重的场合我们要跳什么舞蹈吗?(停顿)这种舞蹈只有在重要场合才会跳,你们看......
③课件出示华尔兹场景。
师:这种舞蹈叫做华尔兹,也叫作圆舞曲,顾名思义就是围绕着圆形舞池在跳舞,这个舞会可真棒!老师也想看一看猫咪公主跳起圆舞曲是什么样子?你们想知道吗?(停顿)老师和你们一起认识这只会跳圆舞曲的小猫。
④课件出示课题。
设计目的:创设音乐学习情境,开门见山快速触碰音乐的学习核心和价值,凸显“圆舞曲”的一些基本元素,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