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这个物种,人称碎钞机、吞金兽真不是假话。我也是养了孩子才知道,在孩子身上花的钱,绝对不是开个水龙头那么简单,分分钟如开闸泄洪。孩子越大,这个体会越深刻。之间看过上海社科院在年年底的报告,关于上海市中小学生成绩变化影响因素的调查,通过对于年和年上海市与外地学生各科平均成绩差值,来看影响孩子成绩变化的因素。▼报告的结果冲上了热搜,因为结论指出:在上海,养一个孩子到初中毕业要花费84万说实话,这个结果并没有让当时看到的我觉得咋舌,现在北上广深养娃成本是越来越高,在孩子所有需要缴纳的各项费用里,教育开支不仅是大头,而且每年都在上涨。就以我自己为例,仅孩子学琴这件事情上,从我家Joshua5岁开始学钢琴,现在坚持了2年多,小儿子Eric现在也加入了学琴大军,学费都是双倍双倍交。作为一个琴童家长,我的感觉用一首古诗来概括,就是:琴门一如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01当初为什么让孩子学琴因为想要给孩子一个比较扎实的音乐素养根基,当时我们的共识是,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学一门乐器,只是选什么而已。后来比较了很多乐器之后,还是锁定了钢琴作为第一选择。虽然每个乐器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劣势,但是钢琴这一滴水,便足以映照出整个世界。钢琴的音域很宽、和声足够丰富,而且几乎跟所有音乐大师的发展史密不可分,所有的经典古典音乐,钢琴曲都占有一席之地。对于低幼孩子来说,要完整地打好音乐基础,钢琴是很好的、完整的音乐媒介了。02学钢琴这两年,孩子的变化给孩子学钢琴,没想过孩子将来要获得什么成绩,但学钢琴的道路,真的是得做好长期攻坚战的准备,因为分分钟,就得跟孩子“杠”起来。Joshua算是在琴童里对自己要求高的,但也有各种各样的小波折。他学琴的心路历程,就跟曲线波纹一样,上下起伏、高低不平。学琴顺利的时候,很开心积极天天练,被某个技术和音阶卡住的时候,连去见钢琴老师都躲在楼梯间到处跑,就是不肯进去。▼小Eric虽然刚学琴两个月,状态也一样,总喜欢在课堂上选自己轻松能驾驭的内容,遇到太难的曲子就耍赖,躺在凳子上怎么都不肯起来练习。有时候50分钟的一节课程,最后也就上了30分钟。而且广州的好老师都是排着队等位,浪费的时间就是浪费,补不回来。▼学琴,养成习惯非常重要。这不仅仅只是意识的习惯,还包括手型、指法、情感的投入等等,不同的阶段,孩子要遇到的难题都不少。刚开始学琴的琴童,要解决坚持度的问题,学琴三分靠老师,七分靠坚持这是真的,一个每天都能坚持练1、2个小时的孩子,两年后一定比每天只能练15-30分钟的孩子在琴艺上要好很多。接着琴童会遇到一个一个的技术问题,因为学琴难度开始增加,如果手型、指法、坐姿、识谱这些有落下来,那么孩子就容易弹错音,怎么都弹不好,越急躁越弹不好,练指法又很枯燥,这些都是一个一个拦路虎。如果孩子不能攻克这些——或者找到这些方法的攻克之道,那么学琴路上就是一行泪、百般愁。再接下来,就是弹琴的情感表现和演奏,学琴不仅仅只是机械地把曲子弹出来,更重要的是如何用琴传音达意,孩子是用琴来走进音乐,乃至创造音乐,所以还需要孩子懂琴、懂情、懂音,这个阶段很多孩子可能考了10级都没学会,但这在我看来是学琴最值得期待和向往的地方。所以自从踏入琴门之后,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在陪着两个孩子走蜀道,蜀道之难,只期待登上山顶后能够拨开云雾见青天。这些难关,Joshua遇到过,Eric一样也会遇到。可琴童的成长值也是值得人惊喜的。Joshua现在练琴已经很自觉了,对自己的技术和情感表达也有想法,而弟弟呢,现在也会在哥哥弹奏的时候帮忙翻页,指出错音。有时候看他们两凑在一起互相指导练琴、自觉练琴,就觉得这两年的付出也没有白费。▼03琴童父母的钱主要花在哪里既然已经决定了练琴,基本上就是10年的攻坚战,这笔费用仔细算一算,一点都不少。我家是两个琴童,我跟大家说下,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孩子才能及早把学琴习惯培养起来,保持热爱、心甘情愿练习,用时间来回报汗水的付出。○3W的预算配置,入门钢琴不用太好,预算不足可以租学琴打基础还是需要琴,无论是电子琴还是钢琴,起码得让孩子保持住持续练习的习惯。我之前在《电钢琴、电子琴和钢琴怎么选?我拆了我家的琴给你看》里跟大家说过,入门钢琴够用就好,因为孩子如果到了钢琴6级以上水平,可能还需要再换琴来提高情感和演奏的表现力。○每节课~元的老师课时费,一年起码50节课我说的是广州目前的一对一学琴的行价,从二级老师到特级教授,幅度可以从多元一直到近0元。▼我家孩子选的老师价格在元/50分钟,但因为现在孩子对于琴技要求越来越高,我也有给孩子报额外的钢琴学校来磨技术,所以费用也去到元/50分钟。最开始学琴的时候一周上一次课,现在也稳定到一周两节课了,所以每年约50节课是最保守的估计,分分钟都是破节课/年的节奏。本来一个孩子费用就够“感人”了,我还两个孩子一起学。○每天1小时的陪练费用,80元左右的单价这笔费用是我觉得花的最值,也最有收获的费用了!因为主课老师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技术,但孩子的提高程度,完全得靠课后练习频率和孩子练琴的积极程度。现在Joshua学琴两年进步神速、Eric两个月识谱超前,这些都是靠孩子们在课后练出来的。前两天不看不知道,孩子练琴时长,哥哥的就已经高达15分钟,从他刚开始学琴我就给他请了线上陪练,从最开始的15分钟,到现在的每天固定一小时以上的学琴时间,这便是他课后练习的答卷。▼陪练的过程很轻松啊,专业的辅导交给老师,我就在旁边负责活跃气氛和看老师的指导。看这一段视频,老师负责在课堂上指点孩子调整指法和姿势,只要是老师指出来的,孩子就能反复练习,这个总比我们跟孩子杠着如何练琴,要好很多吧。▼课后也有点评,和把孩子的错误画出来作为巩固练习。▼我家现在是两个孩子天天抢着约陪练老师,把课后练琴时间提高到1-2小时,全程非常自觉。虽然我家俩孩子,任何费用都要乘以2,但这笔费用摊下来很值,孩子不仅收获很大,也能更好地保证孩子的主课进度不拖后腿,甚至超速进步,就是好事情。○各种各样的巩固练琴工具,总费用约元其实有很多很合适琴童的好物,我也会给孩子囤,从握力器、节拍器、还有合适孩子的琴踏和升降凳等等,但这部分的开支不算多,跟其他三个主项目比起来,算是零头了。▼反正这一部分,我家预算乘以2,就是我家俩孩子的。○学琴考级、比赛等相关的费用,单价从元到上万元不止这一部分完全得量力而行,因为国内这块考试和比赛真的太多了!动不动就组织琴童去比赛和考试,报名费不贵,贵的是七七八八的杂费,比如选孩子送去XCTV风采大赛加上杂费要上万等等。我最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内情,跟风报名过,后面觉得形式大于内容就不参加了。所以这部分的费用,我现在只考虑钢琴考级。之前想考英皇,但国际因素影响了英皇的考点,就不纠结了,直接准备国内钢琴考级。老师说年底Joshua可以去考六级了,呃,我内心的OS是,再看吧,7岁孩子考六级,挑战不小。总之,钢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培养琴童一点都不便宜。但对于所有的琴童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无论是心态的放平,还是对结果的接纳。孩子将来怎么样我不知道,但现在跟孩子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如果家有琴童,我们更需要看到孩子学琴中每一滴汗水和努力,跟他们一起去寻找突破点,无论是学琴工具、陪练APP还是钢琴老师,其实都是孩子学琴路上的陪伴者,一个阶段一个心思,我们陪孩子慢慢走。那份从小植入心间的音乐的美好,值得一个人回味一生。所以如果你也对音乐有所期待,就陪孩子走好前面的3年。经历过煎熬和通过打下的基础,足够孩子受用20年,这才是风雨过后见彩虹呢~—END—萌芽有话说暑假快结束了,我家俩孩子暑假三件大事情,游泳、钢琴和奥数。可以说前段时间对英语无比热爱的两个小伙子,这一个月来英语日记也就坚持了几天没下文了。但这三样大事情也够他们折腾了,钢琴每天练习、奥数天天出题,昨天弟弟没来得及去游泳,因为下午突然流鼻血,晚上还抱着我伤心地说,“(不能天天去游泳)我好难过”。真正喜欢的东西,喜欢上了,就不舍得落下进度,这便是孩子的心思。但孩子的心思就是跳脱的,你不能指望孩子一直都保持一个情绪的高点、或者让孩子一直理性地看待每一个选择,只能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多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原来努力就是我踮一踮脚尖,就可以碰到枝叶。还有一件事情要跟大家汇报的,大家一直在催我的数学思维APP课堂,我9月开学后给大家交答卷。▼某种程度上,我也是特地放慢了测评脚步,一是我的确有私心,希望暑假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好好撒欢,去学点有趣的兴趣班比如音乐或者绘画,又或者是去户外骑单车游游泳。前段时间选择了幼小衔接识字和数学练习册,也是因为觉得时间段灵活、载体简单,无论对家长还是孩子都比较轻松的。二是这暑假孩子花了很多时间在奥数上,这个学习体验也让我从课程衔接的角度,仔细看了不同数学思维APP的体系,中国的数学根基一直都不浅,所以思维类产品更需要能跟得上孩子小学数学学习、乃至奥数进阶的进度,也给我很多的意外发现。大家再等等我了~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明天见??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评论、分享或者点赞鼓励我,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感谢阅读!您也可以把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