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张晨露
拍摄
周乐萱刘晋妤陆静娴
编辑
余婕
排版
史芯瑜
责编
孟娜
在学校里组一支乐队,她们谈到最多的词是“快乐”。从组建到现在,经历了疫情的打断、人员的变动,经历过兴奋、疲惫、愤怒,无数个搬鼓、排练的日夜。这一次,是没底乐队的最后一次演出。
NOBASSNOBASE
四个女孩,主唱吉他贝斯鼓,组成了“没底乐队”。
“我们一开始起的乐队名是英文NOBASSNOBASE。”第一个是贝斯的BASS,当时乐队里还没有贝斯手,现任贝斯手的赖玥盈那时弹的是键盘。第二个是BASEMENT的BASE,是因为组建乐队时还没有固定的排练室。
吉他手芶筱月今年大四,主唱付郸驰和鼓手陈昳雯大三,贝斯赖玥盈大二。年级的差距没有成为限制,四人先后因自然音乐社相识,在玩音乐的路上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
“我第一次见陈昳雯的时候,就觉得她鼓打得特别好”,芶筱月笑着回忆,“那时候她的发型还是爆炸头,就是那种想烫羊毛卷结果翻车了的发型。”两人最初同属另一支乐队,慢慢熟悉后,萌生了一起组建新乐队的念头,后来又在社团的乐手见面会上相中了付郸驰,“唱得好,最重要的是很有气场”。
凑齐了乐手和主唱,年的冬天,没底乐队成立了。开始活动还没多久,疫情就为一切按下了暂停键,当时的吉他手也因为个人原因离开。直到20级新成员赖玥盈加入后,乐队才算步入了正轨。一整个学年,19级只有没底这一支完整成熟的乐队,迎新晚会、招新路演、草坪音乐会……校内校外、室内室外,没底乐队一共参与了二三十场演出,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一场,每周的周三和周五都在排练或者表演,“经常忙到昏头”。
芶筱月为乐队设计的logo里,“没底”两个字由英文名称里的字母组成。“取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原因是,英文的简称是NBNB!”
图
NOBASSNOBASE没底乐队
“团魂开始燃起来的时候”
吃过午饭,下午三点半,借了六艺馆团三隔壁的民乐团排练室,没底乐队开始排练演出的曲子。
吉他插电,先把前奏跟和弦练好。主唱的声音踩准点子进入伴奏,鼓手和贝斯紧跟着加进来,反复排练两三次,一首曲子差不多就能定型。练习中有瑕疵,四人都能敏锐察觉,不约而同停下来商量解决办法。没底乐队排练的状态相当舒适和松弛,除了完整地排练和打磨细节,更多时候像是在“玩”音乐:练着练着突然唱起了《荷塘月色》,吉他手跟着鼓手学敲鼓,鼓手弹起了电子琴,四个人没有固定的位置,甚至没有固定的角色分工,不管是谁在演奏什么乐器,声音合在一起就是没底乐队。
乐队的松弛和专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四个人的乐队经历不同,音乐基础也参差不齐,乐队组建之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合期。由于最初没有固定的排练室,只能去校外的琴行彩排,准备一场演出需要出去排练五六次。演得越来越熟练后,技术和乐理知识都有所提高,成员们也越来越有默契,之后的演出只需要一两次就能排好。
尽管如此,没底乐队最开也选过很多“翻过车”的曲子,有过几场不满意的演出。有些歌可能不是三个乐器就能完整演绎的,有些歌虽然喜欢,但可能没有能力很好地驾驭。“像《家有儿女》的片尾曲《阳光男孩》、《猪猪侠》主题曲……这些歌在KTV里唱得很欢乐,但现场效果其实不是很好。”
逐渐积累经验后,在选曲方面,没底乐队会倾向于选择自己善于演绎,并且可以发挥到最好的歌,也会格外注重现场气氛和演出效果。看过没底乐队现场的人可能会感叹,这是一支很懂得调动现场气氛,音乐性和观赏性都很强的乐队。演出造型精心设计,四人站在一起就是一个整体。主唱和乐手之间有很多互动,眼神的交流、肢体的接触,伴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她们的表演是灵动的,会让你由衷感到,她们陶醉在音乐里,并为这激荡和交融而无比快乐。
所有的演出里,最令她们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在八百人举办的迎新晚会。表演结束后四人站在舞台中间,搭着肩膀向台下鞠躬致谢,这张谢幕的照片还一度被她们设成了朋友圈背景。付郸驰觉得,那次就是团魂开始燃起来的时候。
图
没底乐队向观众谢幕
还有一场演出安排在操场上,那天的风特别大,没有时间彩排,乐队演得凌乱,又一直在凌乱中抢救。
“有灵魂交融的感觉”,芶筱月在一门课上听到过“高峰体验”这个社会学名词。老师提问相关的经历,她就把乐队的演出写了上去。“这就是我觉得玩乐队最开心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到‘乐队’这个东西奇妙的地方,第一次听到所有的乐器合在一起,变成了好听的歌曲,真的是进入了一个有团魂的状态。”
图
没底乐队在演出(图片来自自然音乐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