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我和中国谈起了恋爱,要白头到老,这个外国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2/9/28
北京著名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年4月4日,由于疫情,弗罗茨瓦夫第二届“长城杯”中学生汉语比赛改为线上形式。比赛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到演讲环节时,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从电脑另一端传来,“……你15岁的时候,什么事最难忘呢?是考了第一名?还是喜欢的人给你送了情书?偷偷告诉你们,15岁是情窦初开的年龄,那一年,我和中国谈起了恋爱。”听到这,我走神了,陷入了回忆。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去年的一节书法课上,我和段晓莉老师请了擅长书法的郭媛媛老师为我们两个商务班一起上了一节书法课。课上,她和段老师用汉语流利地交流着。我心想,这女生汉语真好。课后问段老师,她是不是汉学专业的学生。段老师说她是商务班的学生,还是个高中生,只学了不到一年。“……在这里我与中文相伴,和中国白头到老,请大家祝福我,好不好?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我耳边响起了其他老师们此起彼伏的赞扬声,回忆到此戛然而止,脑海里很多个身影逐渐和电脑前的这个女孩重叠,原来是她!比赛结束后,我决定采访一下这个“要和中国白头到老”的女生——古佩岑(PatrycjaGoka)

古佩岑利用周末与段晓莉老师学习古筝

因为不了解她具体的汉语水平,采访开始前,我问她,我用汉语还是英语和她交流比较好呢?她说,“老师,您可以用汉语和我说,如果我不明白,再问您,好吗?”在这个中国人并不多的国度,她抓紧了一切可以练习汉语的机会。

“你为什么学习汉语?”这是我抛给她的第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她笑着回道。年,15岁的她在一个国际大赛拿了奖,获得了免费去中国的机会。然而,和兴奋地期待着新旅程的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的家人,特别是她的奶奶,对这趟旅程有着隐隐的担忧。对于大多数波兰人来说,这个公里外的国家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存在,“那是一个奇怪的国家,和一些奇怪的人”。然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坚持踏上了这趟旅程,就这样,她和中国的故事开始了。神秘的东方揭开了面纱,对她而言,这个一直只存在于世界历史书上的中国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根本没有任何可害怕的!虽然波兰人和中国人长得不一样,但是其实都一样,大家都非常友好。”和她热情合影的中国人,惊艳的麻婆豆腐,还有闻名已久的长城、天坛、天安门……它们跳出了历史书,活生生地矗立在了面前,一切都有了实感。回来后,她就将自己的Facebook背景换成了万里长城。

古佩岑与比赛指导老师段晓莉合影

从中国回来后,她决定要学习汉语。她在中国时遇到了一位英语老师,他们结成了语伴,那是她的第一位汉语老师,也是她汉语之路的引路人。回到波兰后,她先在网上自学了一年,又上了两周的暑假班。探索与发现愈加激发了她对汉语的兴趣,于是报了孔院的商务初级班,从零开始,跟着老师开始系统地学习。高中的学业并不轻松,而她家离孔院也不近,但她仍然坚持在学校上完课后就来孔院上夜课,然后再坐一个小时车回家。

“对我来说,学习语言一定要有感觉,我小时候就很喜欢亚洲,也学习过日语和韩语,但是我对这些语言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却偏偏对汉语情有独钟。”她觉得,波兰语和汉语拼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她觉得相对其他国家的人来说,波兰人学习汉语会更容易一些。在刚接触汉语初期,她也常对比两种语言来辅助学习。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尽量使自己脱离波兰语思维。她尝试用汉语思维去学习汉语,这样她学习的就是“汉语的汉语”,而不是“波兰语的汉语”。

古佩岑在春节日表演民族舞《采薇》

参加“汉语桥”比赛是对她汉语学习的第一次大检验。段老师回忆到,准备比赛的那段时间真的很忙,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学汉语。她们当时每天都讨论到晚上11点多,学习题库,修改演讲稿。这种热情与冲劲甚至感染了她的家人,她的妈妈,她的妹妹,也都开始说起了“你好”“谢谢”“再见”。成绩不会辜负任何一滴为努力而流的汗水,两届波兰“长城杯”冠军,“汉语桥”波兰赛区中学组亚军,这是对她两年来努力的最大回报,而今年她也仍将代表弗罗茨瓦夫孔院参加全波兰的“汉语桥”比赛。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汉语是怎样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发现的,这个过程让我觉得非常兴奋。并没有任何人逼我去做这件事情,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是对我来说很有趣、很重要的事情。我很享受发现、挑战、探索的过程。我周围只有我一个人在学习汉语,所有人都告诉我,汉语很难,但这也是我现在在学汉语的原因之一,我想告诉他们汉语并不难。虽然我现在懂得并不多,但是我在努力学习,我想达到汉语母语者的水平,我要去中国上学。”

古佩岑在孔院日演唱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我很喜欢挑战新的、困难的事情。”这是她采访中反复说的一句话,而她也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这句话。我是孔院的新闻组组长,两年来一直负责孔院所有活动的拍摄任务,而她不知何时开始就成了我镜头下的常客。穿着中国舞蹈服婀娜地跳着中国古典舞的她,弹着电子琴唱着中文歌曲的她,温婉地弹着古筝的她,竞赛场上自信答题的她。“我第一次听到段老师弹古筝的时候,我就爱上了这个乐器,古筝的声音真的太好听了。

”音乐的共鸣使她们一拍即合,周末的时间,孔院大楼里总能传来悠扬的古筝旋律。年的孔院日,孔院邀请波兰学生来一同表演,她的另一位汉语老师赵梅老师也向她发出了表演邀请,然而这一次她想学习新的东西,于是赵老师便多了一位中国舞徒弟。今年的“长城杯”才艺展示环节,镜头里自信、翩跹、飞舞的她再次一举夺得了中学生组的冠军。她说,“我希望能尽我所能表现好,向比我好的人致敬,也向教我的老师们致敬,也希望观众们不要因为我表演得不好而感到伤心。”段老师多次感叹到,“这真的是我见过最好学最认真的学生了。”

“当身边的人听到我在学汉语时,他们都会非常惊讶。因为在波兰,学习汉语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他们都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而且中国离波兰太远了,我们有时候甚至会忘记这个国家,学习汉语没有用。”古佩岑有点无奈地说到,“每当我听到这些话时,我不生气……不,不能说完全不生气,其实我有一点生气。他们不了解我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但我不怪他们。”提起中国,大多数波兰人还停留在“吃狗肉”“劣质廉价商品”“人多”这些刻板印象上,她认为很多人并不了解真实的中国。

学习汉语后,她一直在努力地向身边的人展示她所看到的真实的中国,虽然似乎并没有起到很明显的改变,她补充道。然而这也是她如此努力学习汉语的原因之一,她很高兴自己正在做一件大多数波兰人都没有做的事情,她看到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真实的美好的中国。以后,她要在波兰建一个中波交流协会,搭建中波文化和经济的桥梁。她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她喜欢的国家,要让大家知道,中国并不只有熊猫和米饭。

采访的最后,我向她转达了段老师对她的赞扬,“你知道吗?段老师一直跟我夸你呢。”她非常惊讶,“啊?真的吗?她夸我吗?为什么?我感觉我不并deserveit啊。”不,你非常值得。说实话,我很羡慕她的老师们,有这样的学生,应该很骄傲吧。这不就是所有老师都梦寐以求的学生吗?有梦想、有冲劲、努力、上进却仍谦逊。而我,我15岁的时候在做什么?你15岁的时候又在做什么呢?

作者简介

徐婉青,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