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菜场里的琴声残疾夫妻的牵手小人物的幸福竟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3/4/27

多年了,这些小故事,一直盘桓在我脑中,虽笔墨有浅,但不吐不快。

那是冬日的一个下午,心想着这会菜场人少,不用拥挤,就提前下班,推着自行车去买菜。

这个农贸市场是老旧的,部分顶棚窟窿朝天,漏风漏雨,路面疙疙瘩瘩,裸露着泥土,经过宰杀鸡鸭的摊位,还要提防着隐隐的血水沾到脚上。

就在此时,一阵悠扬的琴声传入耳朵。那份美妙,让你仿佛置身浪漫的乡间农场。我疑惑着,顺琴声寻找。发现琴音来自于一个卖白菜的棚里。走近时,才发现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坐在帆布黑棚里,正陶醉地弹奏着……在电子琴的旁边,还立着一根拐杖。

我不知道小伙子有什么经历?为什么会拄拐?成家了吗?有女朋友了吗?只知道他在没人买白菜的空闲之际,弹奏电子琴时是那么的快乐,忘我和沉醉。

琴声流淌在他的身边,脸上洋溢的是从容、安逸和自得,没有劳累、不满和烦恼。他置身的哪里是嘈杂、脏乱的菜市场,分明是悠然闲适的自家小院,没有冬日的萧索,没有冷飕飕的西北风,也没有来来往往一些奇怪的眼光。

在一些人的眼中,有份稳定工作总是满足的,他们瞧不起起早贪黑的生意人,对脏乱菜场挣点小钱的人,多少是有些嫌弃的。但是,这个冬天,小伙子的背影一直留在我心中,让我对生命的顽强乐观有了深深的敬意。

那是一个夏日黄昏,我开车下班,途径一座大桥。桥上只有一对残疾夫妻。说他们是夫妻,是因为我经常在这里遇见他们。听人说,男的是聋哑,女的偶尔精神不正常,两人无儿无女,靠捡破烂生活,多年来,一直住在一个破旧厂房里。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遇见他们,总见男的紧紧握着女人的手,而女人也总是小鸟般依着他,没有丝毫的挣扎。

那天的黄昏,空气是燥热的。但是,一缕夕阳下,他们并排而行,缓缓的,看不出丁点忧愁、苦恼、焦躁。女人温顺、安恬,一副幸福、满足、安稳的模样。虽然,她的,他们的衣衫,破旧,甚至有些油腻腻的、黑乎乎的。

这幅画面,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多年了,每当我遇到烦恼、想不开,总会想到那对残疾老夫妻的生活环境、生活态度。他们,不也是过一辈子吗?

人的一生,要学会面对,学会释然,学会满足。生存,原本就是适应。

单位门口有一个早点店。就一间门面,一对小夫妻经营。店面大约10个平方,小夫妻大约30岁之多。

但是,他们的生意非常好!能不好吗?

小小店面,干净、整洁、亮堂。

粥,熬得香甜,包子,馅味正,面松软。

女人,模样端庄,声音甜美,总是笑眯眯的招呼着。更让人留恋的,是女人经常把自己腌制的各种小菜拿出来,无偿供给客人。而男人,虽然整日揉着面团,但是衣着得体、大方,与那些因为早起晚睡忙忙碌碌而一身油腻的小生意人完全不一样。

更让记住的是,每次在他们店铺吃饭,总能听到舒缓的音乐。音乐来源处,是女人放置在面盆附近的一个收音机……

这只是女人不经意的一个习惯,一个小动作而已。但是,这个习惯,反映了他们这些晚睡早起忙忙碌碌,为了生活奔波的小人物的生活态度。

他们不因为生活的劳累而放弃追求,不因为生活的清苦而唉声叹息,不因为处于生活的底层而自甘堕落,不因为普普通通而妄自菲薄。

生命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于平淡中尽力,平淡就是幸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