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娘家了,就别再回来!”
婆婆毫不留情地对俐说。
她没想到当初自己极力撮合的姑娘,结婚没几个月,每天把自己气得心脏“呯呯呯”地跳。
这口气,婆婆最终还是没忍住,趁机下了“逐客令”。
而俐也不是好惹的,对着父亲的电话,哭得梨花带泪似的:
“你当初不是说嫁他准没错吗?你看你女儿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受尽欺凌!”
这个原本被婆婆看好的女子,为什么在与丈夫生活四个月,家里立即变得鸡犬不宁呢?
因为与婆婆结怨,她的婚姻能幸福长久吗?
(志谋和俐)
01
俐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能写一手好的毛笔字,早年以卖春联为生,虽然赚不了大钱,但还能让家里人过上温饱日子。
父亲对俐是万千宠爱在一身。
在那个很多小孩还土生土养的年代,父亲脑里已萌生出女孩富养的观念。
80年代,一台电子琴一百多元,整个村子只有父亲给俐买了一台。
村里人穿的都是自织的粗糙毛衣,父亲特意从北京给她买回一件五十元的有里毛衣,最时尚潮流的那种。
他觉得,只要女儿过得好,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后来父亲做起石材生意,接触的人多了,对宝贝女儿的婚事特别上心。
他要为俐找一位好丈夫。
02
俐和志谋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但在俐的表姑丈,即志谋的亲三叔,两边介绍下,双方父母决定安排两个孩子相亲。
21岁的俐对“家庭”没有具体的概念,面对志谋这个又矮又黑的小子,激发不起半点的恋爱冲动。
被问及对相亲的看法时,俐直言不讳:
“我压根不知道是和你相亲,没有看法!”
志谋无比尴尬,但他对俐一见钟情。
本来是想以此打开话题,没想到被俐一句驳倒。
他默默地点燃一根烟,思考着如何扭转局面时,被俐与众不同的个性自然扳过了。
俐心想:男人对抽烟的女孩一定反感。
所以她顺势而上,向志谋讨烟抽。
意外的是,这个男孩反而赞美俐:
“我特别喜欢抽烟的女孩,抽烟的女孩最帅!”
志谋不拘一格的行为,使俐哭笑不得。
更在之后与俐的父母的见面中显得谦虚诚恳。
当初表姑丈在俐爸面前说,志谋在年自行开了一间玩具厂,各方面能力杠杠的。
志谋则在俐的父母面前表示,事业刚起步,所有资金全投到工厂中,没太多钱请工人,只有4个员工,并且4个员工已将自己和俐纳入其中。
一番话让俐的父母心花怒放,认定志谋是女婿的不二人选。
他们把女儿的电话号码提供给志谋,支持他努力追求自己的女儿。
志谋立刻开启与俐的电话粥模式,说话风趣幽默,使俐深陷于他的谈笑风生中。
俐很矛盾,她喜欢上电话里的志谋,却不想面对现实中志谋的样子。
03
志谋相亲过几回,均没万马奔腾的感觉。
但俐的合眼缘,让他认定这是自己誓要求得的女孩。
大年初三,玩具厂开工,志谋邀请俐来工厂“视察”。
先斩后奏地给俐订了机票,使俐不得不前往工厂。
在俐踏入工厂的一刻,志谋吩咐员工热情地称呼俐为“老板娘”,令俐的虚荣心瞬间爆棚,对志谋的好印象上升几个档次。
依照老家习俗,俐到男方视察后,相当于默认答应婚事。
而志谋的父母见到俐,也喜上眉梢。
觉得俐就是他们要找的媳妇,马上与俐的父母商量举行婚礼,让他们把结婚证给领了。
听到这,俐有点心慌,一辈子的事,认识不到20天就领证,未免太儿戏了吧?
即使是父母极力撮合,也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毕竟这是一生的幸福。
她悄悄地与志谋提议:依照习俗,举行了婚礼相当于结了婚,大家相处两年后,觉得适合再考虑领证。
志谋感情细腻,觉得俐不相信自己,为让俐安心地嫁给他。
志谋将正在按揭的房子过户到俐一个人的名下,又将工厂账目交给俐管理。
这一举动让俐万分感动,女孩子巴不得的事,她居然能轻而易举地获取。
她高兴地在闺蜜面前炫耀,又赞扬父亲眼光独到,慧眼识好婿,志谋对自己是真爱。
于是相识18天的俐与志谋,在年举行了婚礼。
俐觉得自己嫁给了幸福。
04
婚后的俐,就像一个腰缠万贯的小富婆,主动包揽所有朋友同学的聚会,饭局的费用不止,还经常请美容院的小妹们喝奶茶,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美容院老板娘见她出手阔绰,试探式介绍俐一套九千多元的防预妇科病的新款内衣裤。
俐想都没想直接拍板:给我来三套!
将老板娘惊喜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从天而降。
令俐兴奋到极点的是,可以在自己最爱的酒吧,KTV嗨翻天。
即使志谋不喜欢俐去那种地方,但手握三张工厂出入帐银行卡的俐任性至极。
朋友一传唤,她使出小计谋,提前和志谋吵架生气,以心情不佳的借口与猪朋狗友尽情狂欢。
一次消费三四千元不在话下,大姐大风格让她在朋友中“声名大噪”。
只因每次俐的出现都会大肆宣布:有我在,你们不用掏钱!
俐果然遗传了父亲的慷慨!
不同的是,她拿着自家人的钱对外人任意解囊,而工厂每月的还款被她弄得十分吃力。
05
那时的玩具厂还处于起步阶段,为节省成本,志谋送货谈单子都是亲力亲为。
他想着让俐做财务管账目,夫妻搭配,干活不累。
可是从小被父亲当男孩养大,不愁穿吃的俐,比男孩还难以收心。
整天想着玩,没心思摆在工作上,连工人的工资都算错。
志谋经常收到工人投诉:她一天不会算,两天不会算,一个月不会算,两年后她会算吗?你规定她一个时间!
就连志谋的老朋友也看不过眼:
“你娶了个什么女人?我老婆算账可厉害了......”
周围人对妻子的不满,让志谋心烦。
可他依旧给足俐面子:
“我娶的女人,我会慢慢地教。我们的家事,你们咸吃萝卜淡操心。”
在这种情况下,志谋不得不收回俐手上的三张银行卡,并关上房门,严肃地对俐说:
“账目交回我管吧!以后工作不能再出现懒散的态度,否则再多的家产也会给你败光!”
之后,志谋每个月给俐两千元的零花钱,他想让俐意识到赚钱的不容易。
06
志谋很爱自己的妻子。
他包容妻子很多的缺点,目的是要让俐跟着自己的步伐,慢慢地看清生活的现实和本质。
他有这样的好脾性,很大概率是遗传了父亲的基因及看到父亲一直在家中的劣势地位,如何迁就自己的母亲。
但不管志谋怎样宠爱俐,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把工厂账目弄得一塌糊涂的情况,让火眼金睛的婆婆十分不满。
她原本想找一个持家有道的儿媳,来为儿子分担压力。
现在不要说帮家里煮饭,打扫卫生,为了玩,俐压根没法腾出做家务活的时间。
婆婆直接向三叔告状:你给咱家介绍的什么媳妇,好吃懒做!
虽然心有怒火,但她从未与俐正面对峙。
直到小两口结婚四个月,俐怀孕了,更把自己看作是稀有动物。
婆婆煮了一桌子菜,她一口不吃,非要叫外卖。
用孕吐厉害,吃不惯广东菜的借口,向婆婆请示回湖南老家调理。
婆婆压抑不住几个月以来的愤怒情绪,猛地把碗筷摔在地上,向俐发飙:
“你回去以后,别再回来,你是千金大小姐,我们家容不下你!”
自小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哪受得了这等委屈,她立马打电话,向父亲诉苦。
第二天父亲和三叔火速地赶到广东。
婆婆没有被这架势吓倒,反而不慌不忙地将俐嫁入张家的所有情况向亲家逐一汇报。
而再次让父亲认定自己给女儿挑选的丈夫是个可靠的男人,是志谋当着大家的面,对自己的母亲说的一番话:
“妈,这是我看中的女人,她瘦小的身子,吃不了多少东西,咱们家够她吃。但总不能让别人怀孕回娘家,不让她回来,这说不过去。”
最后,父亲没有带走俐,倒是认真地提醒她:不好的习惯必须改!
也许父亲已经意识到,之前的溺宠,酿造出女儿很多的毛病,他不能一错再错,必须逼着女儿逐步改掉。
07
志谋全家人都不知道,从小到大,俐爸对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你放心,爸爸有的是钱!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俐,对节省没有半点概念,俐被成功培养成一个挥霍无度的小公主。
因而,二十年养成的习惯,不可能说改就改。
必须自己撞过几回南墙,才能醒悟。
俐生下儿子后,她以为婆婆就如生产前姑姐对她说的那样:
“你尽管生,孩子生下来,不用你带,我和我妈带。”
因为这句话,俐才打消了“不要孩子”的念头。
她觉得自己结婚太快太早,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谁料姑姐和婆婆的意见让她决定把孩子留住。
并在她的脑勺里有一个认定的意思:我只管生,孩子我不用带!
这无疑让她觉得,生下孩子也不会改变一直以来无拘无束的生活。
可是婆婆在她产后帮带了两天,就出现间歇性“耳聋”,无论孙子怎样哭,都装作听不见。
之后直接向俐坦白:
“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带,天下没有一个母亲生下孩子,不愿带的。”
俐觉得被人欺骗了,憋着一肚子火,到处说婆婆“出尔反尔”“虚伪”的坏话,誓必毁掉婆婆的名声。
不料给婆婆听到,也毫不示弱对街坊邻居扬家事:要不是俐怀孕了,志谋才不会要她,她以为自己是谁!
听不到由自可,一听一把火,俐跑到工厂与婆婆针锋相对。
婆婆盛怒之下,抱走孙子,撇下一句话:我带孙子,一面也不许你见!
婆婆说到做到,果真好几天不让俐见着孩子。
一直睁眼闭眼都有儿子身影的俐,突然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心里特别难受。
那天下着蒙蒙雨,俐思儿心切,冲到婆婆家门前,跪在地上,隔着门对婆婆说:
“妈,我错了,请你把孩子还给我,我以后再也不说你的坏话,不埋怨你,我生的孩子自己带!”
这是俐第一次唤起自己的母性,放下养尊处优的高贵身段,为了孩子,向婆婆认怂。
08
婆媳矛盾让志谋特别难为情,尽了哥情,失嫂意。
但他依然想方设法地平衡母亲与妻子之间的关系。
只是俐对婆婆多少还有一点耿耿于怀。
在她怀上二闺女快要临盆时,郑重其事地对丈夫说:
“老二出生后,你妈再不能像以前一样,说不管就不管。”
见丈夫低着头没有搭话,她马上着急了,气急败坏地蹦出一句:
“你妈就是贱!”
最后一个字,瞬间让志谋站到维护母亲的尊严上:
“毕竟是长辈,毕竟是我妈,你不能这样说她!你说出这样的话教养何在?”
看到丈夫没有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俐怒发冲冠,随手拿起烟灰缸朝志谋扔过去,正好被志谋及时制止。
他觉得烟灰缸砸到自己不要紧,就怕弄到俐和孩子。
就在俐激动的一刹那,她突然瘫倒在茶几上,羊水破了。
顿时把志谋吓出一身汗,急医院,二闺女就在这匆忙中出生了。
09
面对家庭关系,身心疲倦的志谋,在老二出生后,把精力投到工作上。
一方面,家里多了一个孩子,作为丈夫和父亲要更大限度地担起责任。
另一方面,工作的贯注,能让他在家庭问题处理上得到喘息的空间。
俐愈感不安,此时她向志谋提出领结婚证,却遭志谋一而再,再而三,以“忙”的理由来推搪。
志谋心里清楚得很,经历这么多事,婆媳矛盾一直都在,只是还没到达爆发点。
同时他也想用“结婚证”来吊一下俐的胃口,让俐好好地面壁思过,做得不对的地方必须要改。
志谋的忽冷忽热,使俐感觉自己变成了生育机器,被人利用完,别人再不会爱自己。
然而,她没有想到,不久后发现的一些事,却让这个对未来充满问号的小家庭,发生了不寻常的变化。
10
年,俐的父亲生意失败,但他不想看到经营多年的石材厂就此倒闭。
他需要十万元的启动资金。
在没法可想,知道女儿家里也出现一些问题的情况下,父亲还是选择打通俐的电话。
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给予帮助,即使家里没钱,看能不能向身边的朋友借点钱,哪怕给一点利息,也无所谓。
俐却言简意赅地告诉父亲,家里因为公公患肺癌不少花钱,腾不出多余的资金。
俐的心在抽紧,父亲从小宠爱自己,第一次向自己求助,换作前些年,这十万元算什么!
只是面对公公的生死,她觉得生命永远胜于所有。
生意失败可以从头再来,但生命一旦失去,一切归零。
所以当婆婆知道公公的肺癌到了晚期时,含蓄地向俐表达过:肺癌晚期在异地就医报销很少,你们得考虑清楚是否继续治疗。
婆婆的意思很明显:这是绝症,家里会被连累,很容易人财两空。
俐坚决地说:“公公尝存一口气,就必须治,即使钱不够,卖地卖房卖工厂,我们心甘情愿。”
那一刻,婆婆不敢相信这是从自己儿媳嘴里说出的话。
因为这事,婆婆对俐有了不同的看法,她对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不断地感叹:俐这孩子,嘴巴坏,但心地善良。
11
妻子的举动,是志谋结婚之后,有史以来感受到最大的欣慰。
他听到俐拒绝岳父后,第一次时间将手上的订单,向客人让出最大限度的利润,立马套现岳父所需的金额。
当天下午瞒着俐直接打到岳父的账户上,替他解除燃眉之急。
志谋的有情有义,得到俐爸很大的赏识。
父亲再次警告女儿:有这样的丈夫,你自己看着办!老毛病必须改掉!
不久,因为玩具厂的生意遭遇滑铁卢,规模缩小,以致倒闭。
公公的医疗费又加剧了资金的流失,小两口的生活一落千丈。
与此同时,俐怀上第三个孩子,在生活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志谋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为俐保身子,买二百元一碗的深海粥,还向俐撒谎:托朋友的关系买到优惠价,不贵!
志谋自己不舍得吃,全让给俐和孩子们,把妻儿放在家庭的第一位。
经历着身边的一切,俐似乎看到曾经那个不争气的自己,决心痛改前非。
看到小两口情归于好,齐心合力,俐爸将之前志谋的应急钱当作他在石材厂的投资资金,让志谋到石材厂帮忙。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攒,小两口再次有了积蓄,计划延续俐父亲的石材生意,再开一个分厂。
就在举行婚礼之后的第十一个年头,志谋拉着俐到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俐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她终于当上名副其实的张太太。
她对志谋说:“你的创业规划,就是我的人生计划,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地支持你,我相信: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我们以后的日子一定更美好!”
万万之言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
父母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女子思想观念的形成。
俐爸“富养”的无度概念,让俐完全没有节省的意识。
这是她与新家庭产生矛盾的主要导火线。
幸运的是,父亲虽然对她的教育方法是错误的,但给她找了一个好丈夫,疼爱她却不溺宠她,一步一步地引导俐看到曾经骄横跋扈的自己。
生完二胎后丈夫不愿意和她领结婚证,面对公公患病,工厂生意严重下滑,丈夫亏着做单子,也要义不容辞地向岳父伸出援助之手,及他对妻儿用心的爱。
这都让俐对以往的做法和未来的人生重新地展开了思考。
所以,怎样的因,就会结怎样的果。家庭能否美满幸福,从不来自单方面的索取和付出,而是夫妻双方通情达理的体谅和支持,才能真正地活出人家烟火味。
(志谋与俐的幸福合照)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