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运用积极的比较方法,让你的孩子奋发向上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3/2/23
北京中西痤疮医院 https://m-mip.39.net/m/mipso_9113721.html

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会不同,积极的比较会让你的孩子奋发向上。

报刊上经常登载一些如何处理夫妻关系的文章,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家庭内部比较的危害性。有的妻子不断地对丈夫说:你不如谁有本事,你不如谁有钱等等,结果导致了家庭不和。同样的,在孩子身上,这种比较也是司空见惯的。

常听家长抱怨子女不如邻居,不如其他兄弟姐妹,不如自己小时候“为什么别人行,你却不行?”“你看,隔壁的东东会背那么多古诗;楼上的莉莉已经会了加减连算;楼下的艳艳电子琴弹得多好,而你呢?一天到晚就知道玩,长大能有什么出息?“人家画的画儿是那么好看,你为什么就不能再画得好一点呢?“你哥哥在幼儿园的时候,他画的图画都贴在墙上给大家看。”“你一点可取之处也没有。”“你啊,你啊!瞧你这副窝囊样,和爸爸小时候比,可差远了!“非比来比去把自己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比没了。这对孩子的打击有时候甚至是毁灭性的。

项调查表明,55%的家长喜欢夸奖别人的孩子。家长夸奖别人的孩子,出于不同的动机,有的是为了刺激自己的孩子,让他为自己的某些行为感到内疚,从而改正缺点;有的是为了激励自己的孩子赶紧追上其他好学生;有的纯属是向自己的孩子发牢骚,嫌自己的孩子不争气。无论何种情况,都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一种伤害。一个孩子说:“妈妈总是把我和别人相比。而且专和比我好的孩子比,真是烦透了!我只要和他们一比,就灰心丧气,什么也不想再干了。”拿别人的优点来与自己孩子的弱点作比较,是一种消极的比较法,只会在孩子心灵上播下自卑的种子。自卑在他心灵上留下重创之后,每击一掌,他就会觉得自己是个“无用的人”,陷人“自我无价值感”的深渊,产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破罐破摔的心理。

竞争是重大压力的来源之一,它会打击人的信心,使本来已有的能力无从发挥。自小便要与人相比的想法是很不健康的,结果往往是经不起挫折失败。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孩子有克服挫折失败的勇气,而不是成为竞争的牺牲品。目前,应试教育衡量孩子的标准只有一个:分数。家长互相攀比,恨不得自己的孩子都是第一名,最起码也是前三名。而第一名只有一个,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达不到,于是好孩子的感觉渐渐减弱甚至消失了。就是偶尔脱颖而出,也战战兢兢,担心万一掉下来怎么办。日本父母认为,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个性,因此在教育培养孩子时,应该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而不是粗暴地、简单地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

孩子与孩子之间不是不能比,而是要看怎样比,有的家长拿别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又不能对比较的结果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只看到别人孩子的长处,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动辄批评、指责孩子,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处处都比别人的孩子强。懂得孩子心理的父母就会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比较。一位父亲深知这种积极比较的奥妙。高考前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女儿的成绩不理想,她愁眉苦脸地对父亲说,老师让她根据自己成绩在班里的排名计算下自己在全校的排名,在全区的排名,在全市的排名,孩子说这样一算,她可能上专科都悬。

父亲马上说:“我的女儿百里挑一。”女儿疑惑不解。父亲于是算了一笔账:“初中毕业时全市近14万人参加中考,只有3万多人能上高中,能上市重点中学的只有几千人,我女儿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保持在班级人数前三分之一内,这样算下来不是百里挑一吗?”经父亲这么一算,孩子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脸上也绽开了笑容,扑上来搂着父亲:“爸爸,你的账跟老师的账不一样每一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人没有绝对相同的。“因此“人与人相比”毫无意义可言。

对孩子的缺点,不去谈论或指责,这是上策。其实,当你承认它是理所当然的,是正常的事情时,孩子感到这是受到表扬,效果反而更好。周弘在教育女儿时经常讲:“爸爸是了不起的爸爸,但和你小时候相比,可差远了。”于是婷婷浑身是劲,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此外,孩子学习遇到挫折时,寻找“同类”进行比较,也能把孩子从失望当中拯救出来。每年高考揭榜时,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如何使落榜的人不灰心、不痛苦。也有不少没考上的朋友相聚在一起,有的是一个人一声不响,有的是以另一个没考上的学生为例,说“某某这次也没考好”来自我安慰另一种积极的比较法,就是用孩子自身作比较。

就是说,把孩子的现在与过去作比较。这样做,就会发现他有进步,有提高,孩子也感到了自己在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