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泰在制作的VR电影里,讲述了一位网瘾少年被父母送去网戒中心后的一系列经历。(01:19)石家庄开往北京的高速公路上,雾蒙蒙的秋日清晨,“张孟泰”在车里醒来,听见父母间的对话,才医院,而是去一所网戒中心,帮他戒除网瘾。
车子开到一处悬崖,“张孟泰”打开车门跑了。但他并没有跑掉。画面切入网戒中心:房间昏暗,只有四张铁架床、一张桌子和几张凳子,唯一的窗户结了霜,看不清外面。“张孟泰”发现自己被困在了这里。
这是VR电影《诊断》的开场场景。导演张孟泰介绍,电影以他16年前被父母骗去网戒中心的真实经历改编。
年初,张孟泰和朋友一起拍摄、制作了这部电影。同年11月,《诊断》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首映。年,它先后获得了沙盒沉浸式艺术节最佳中文作品奖、威比奖虚拟和远程最佳叙事体验奖等。年,《诊断》获香港独立短片与录像比赛(ifva)VR特别奖的荣誉提名奖。
年10月出生于石家庄,张孟泰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小时候,他学过电子琴、二胡、美术等,是被“鸡娃”的一代。
上初中时,父母矛盾不断,张孟泰出现抑郁症状。紧接着,为逃避现实,他开始沉迷网游。直到年的秋天,上初二的他被父母送进了北京郊区的一家网戒中心。
对张孟泰来说,那是一段难以启齿的经历,他只想要逃离和忘却。
高中毕业后,张孟泰分别去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求学,获得了艺术和声音艺术的学位,目前在美国加州读博。
一直到年,张孟泰看到一则新闻,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游戏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他才重新回想起“那个疯狂的时代”,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出现网瘾,社会如何定义并证明一个人有网瘾,被贴上“网瘾”标签的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与此同时,张孟泰也与父母和解,慢慢接纳了从前的自己。
年,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一网戒中心使用电击疗法治疗网瘾,引起了社会的争议和反思。不久,中国卫生部禁止了此种疗法。但直至今日,依旧有不少所谓“叛逆”、“网瘾”少年被送进相关机构戒除网瘾,或者进行行为矫正。
一个曾经的网瘾少年,如何回忆、看待自己的网瘾和“网戒”经历?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和张孟泰的对话。
我不想它稀里糊涂地过去
澎湃新闻:你为什么会想要拍这样一部电影?
张孟泰:现在对网瘾的争论,以及医学、学术层面上的讨论有不少,但缺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