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ldquo我爸砸了我的电子琴,为什么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2/4/13

这是Spenser的第篇文章

前几天有老粉,特别真诚地给我留言,说想听听我们“编辑部的故事”。

我猜,你们不少人肯定也很好奇。

分分钟就给你们安排上了。

今天登场的是,我们的山东妹纸小爽,义无反顾坚持来上海工作。

当然,我们办公室义无反顾选择大城市的,不止她一个。

几乎个个都是断了自己后路,一路向前。

下面是她的故事,enjoy。

6月28日晚10:24,我拖着行李箱被赶出家门,脸上的眼泪还没干。

没错,关于离开家乡去上海闯荡这件事,我跟父母的battle,又失败了。

失败是预料中的事情,我只是没想到,战况如此激烈。

挂在床头的照片,碎了一地。

书架上用零花钱攒了好多年的书,一本一本被丢进了垃圾桶。

从小心心念念才拥有的一架电子琴,也被砸碎,楼下废品站成了它最终的归宿。

曾经温馨的房间,如今,只躺着一张孤零零的床。连床单都没了。

那晚,我离开小区的路上,家家户户亮着的灯那么刺眼,行李箱轮子和地面摩擦的轱辘声又那么刺耳。在那一刻,任何东西,都能轻而易举地把我刺穿。

我的心脏,好像溺水了一样,窒息。

我对着被雨水和黑夜包裹着的自己说:"不被父母理解,是一个追求梦想的人应该付出的代价。”

但,我理解他们。

1

孩子,才是父母最大的安全感

在和父母的battle中,刺痛我的从来不是上面那些愤怒的表象。

真正刺痛我的是表象背后,父母的安全感缺失。

当我听到父母说:

“你赚再多钱我都不稀罕,安稳待在我身边行了。”

“你去了上海,我们的心也跟着累死了!”

“你去那儿,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去哪找你啊?”

我猛地意识到:原来,他们是那么害怕失去我;原来,我给他们的安全感,还不够多。

成年之后,我慢慢理解,在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中,没有谁本应该保护谁,而是谁更有余力、更有能量保护谁。

小的时候,是我们没有安全感,父母把我们挡在身后。

而在长大后呢,我们成了那个接触信息更多、见识更广的人。所以在与父母的关系里,我们要主动选择做那个更有心力的人,做那个眼光更长远的人。

其实躲在父母的称呼背后,他们也是孩子,他们也有害怕和担忧。他们也会和小孩子一样,用略微偏激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脆弱和恐惧。

所以爸爸砸了我的电子琴,反而更加验证了我的做法是对的。我需要用时间换取更多成长,带给他更加厚实、更加长久的安全感。

我选择做那个更有心力的人。

我不怪他。

2

“是谁,动了你的梦想?”

身边的好朋友说,如果是她,走到这一步还说不通,就算了,不去了。

毕竟拼了命反对的,是父母呀。

我反问她,“所以最后,到底是谁,动了你的梦想?”

是父母吗?

是家庭吗?

是亲戚朋友吗?

是未完成的公务员考试和教师编考试吗?

是你自己。

到底谁才有资格动你的梦想?

没人有资格。就算有,也是你亲手送出去的资格。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地去选择自己的事业和人生。那点“幸运”,永远不会从天而降,都是你一点一点从现实中撕开的口子。

我们可以拿眼前的阻碍当借口,但不能用这些阻碍,搪塞我们的不够坚定。

就拿我来说,二本学校毕业,考研又失败。

从考研失败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自己要马上找准优势,切换赛道。找到与自己契合的赛道之后,坚定执行。就像鱼在水里游得快,鸟在天上飞得高。

上帝呢,分给了每个人一粒种子,虽然不是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发芽了也不一定会开花。

但你要相信,种子坚定地埋在心里,总会发芽的。

3

“我还没有衣锦,不能还乡”

在上海滩漂4个月了,见过这儿的繁华,也见过这儿的残酷。

每当因为成长速度太慢而困扰,因为能力不足而焦虑时,朋友会跟我说:

“你教师资格证不是考出来了吗,女孩回来当老师多好,没那么多烦恼。”

我就戏谑“没有衣锦,不能还乡”。

行百里者半九十。既然做出选择,就要对选择负责吧。要让选择有结果才行。

毕业至今,短短时间里,在这儿见了很多人,我对人生愈发有了不同的想象,我对这座城市开始上瘾。

这里让我知道,我们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的经历,也没有必要放大自己的故事,因为我们站在时间轴的不同位置。今天的我,是昨天的他们;而今天的他们,也可能会是未来的我。

我们每一个人的差异化经历,无论多么痛苦,都是馈赠,都会孕育天赋。

在魔都看到的每个闪着光的人,他们的历史都是破碎的。而每个人都有一段、一段段破碎的时光。

提到“女孩”,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行动,给周围的女孩子一点力量。

我们的选择有很多,我们可以冲破束缚,把握自己的人生。

而其他破碎和糟糕的一切,在自己的人生有起色之后,基本都可以得到解决。

我们有权利选择不做温顺的小绵羊,而去把自己培养成一匹战狼。

我们也有能力不做被保护者,而去保护别人。

要相信,我们本可以。

叔看到小爽的故事之后,其实是很有感触的。

我当年决定离开家乡的四线小镇,去香港读研究生,再到后面去深圳创业,也有想过一个问题:

这么做是不是对父母的不孝顺?

但后来,叔明白了,我们要选择做一个看似冷漠其实理性善良的人。

为什么?来看看叔的视频怎么说。

关于职场你或许还想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