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老年人可以多酷70岁做出59张专辑的老奶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4/12/26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土方是什么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13514476.html
最近,接连而来的新闻让这个冬天又多了几分悲伤。聚散有时,生命无常,大师们的离去,让身边的很多90后感慨起自己已经到了开始失去的年纪,许多人也开始再一次审视生命的意义。衰老,真的意味着结束吗?看完今天这个故事,或许你会再次明白:变老并不可怕,在人人都仅有一次的人生里,只要开始去做,就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冰岛音乐圈的偶像。特别的是,她是一位从70岁才开始“白手起家”的独立音乐人:70岁以前,她只是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老人,在别人的眼里,她到了安度晚年的年纪;70岁以后,她却从零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她摸索学习制作音乐,在自己家的地下室里录制了59张专辑,创作了首原创歌曲,连冰岛乐坛天后比约克都成了她的迷妹。她叫SigrídurNíelsdóttir,人们把她称为“罗菲奶奶”。在70岁以前,罗菲奶奶做过保姆、店员,当过遛狗人,还在街角卖过手工餐垫,生活普通极了。可从70岁那年开始,本该清享晚年的她却突然开始了一番“折腾”——她要做音乐!凭借一架电子琴和一台女儿送给她的录音机,罗菲奶奶把自己家的地下室变成了录音棚。她不识谱,所有的音乐知识都只是基于8岁到11岁那三年的钢琴学习。她无法通过琴谱来弹奏,也无法把旋律用乐谱记录下来,只能用耳朵来记住旋律,再在琴上弹奏出来。人们之所以称她为“罗菲奶奶”,是因为她的音乐完美契合了“Lo-fi”音乐风格。早期的许多摇滚、朋克乐队都是lo-fi音乐的代表,他们不追求精致的录音效果,反而喜欢可以用一些“噪音”来营造氛围。但在罗菲奶奶的lo-fi音乐中,不需要用乐器刻意制造氛围,除了电子琴、口琴等常规的乐器声之外,罗菲奶奶还会充分利用家里面一切能利用到的声音运用到自己的作品里。比如,在表现瀑布的声音时,她会把几个高低不一的碗放在洗碗池里,借助碗和碗之间的高度差来实现水从高处流往低处的效果;在表现柴火燃烧时,她会拿出几张锡纸,反复揉搓,用来展示火苗燃烧的声音;又或者在空罐子里放上纽扣,并有节奏地摇晃,就变成了马蹄奔跑的声音;甚至还能用奶油搅拌机替代直升机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和下冰雹的声音也能被收录成为一种特殊的音效。她令人惊叹的想象力足以支撑她将脑海中那些模糊的画面用生活里的声音具象化,更重要的是,她能在声音的想象中自得其乐,把这些看似无厘头的声音素材在她的音乐里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她从来没有特地坐下来专门做一首歌,而是等灵感来临时,试着想办法去捕捉这个旋律,否则这突如其来的灵感很可能就会因为一场梦而跑到九霄云外。在这个捕捉的过程中,罗菲奶奶可能要弹上十几二十次,直到找到自己真正满意的旋律,然后用录音机记录下来。虽然没有专业的音乐基础,也没有昂贵的音乐设备,不过,或许正是得益于此,她的创作没有了音乐流派条条框框的桎梏,反而能够更自如地在自己的作品里天马行空。用这样的办法,她在7年内完成了59张专辑,创作了首原创歌曲,她成了独立音乐的传奇,也成了年轻音乐人的偶像。几年前,艺术家将罗菲奶奶的创作故事拍成了纪录片,记录下她最高产的那七年创作时光。纪录片的导演IngibjorgBirgisdottir在一次聚会上第一次听到罗菲奶奶的音乐,“音乐一响,大家都安静了,因为这音乐是如此与众不同,又如此有趣。”他说:“我觉得她的音乐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你完全无法把她进行归类,她总能带给我们新的惊喜,她总是不停地实验,而且这全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做到的。”罗菲奶奶除了是一位出色的独立音乐人,而且还是一个独特的视觉艺术家。从开始做音乐以来,她从写歌、演奏、唱歌、收集声音、编辑合成、专辑设计、包装、甚至送到音像店里售卖,都是由自己一个人一手包办。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专辑目录也都是由她自己亲手所画。在这些可爱的画里面,你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她坐在书桌前,用彩笔一点一点勾勒涂抹直到完成的认真模样。虽然没有用电脑设计的精致有序,但是却有独树一帜的拙稚的粗糙。她把这样的风格延续到她的拼贴画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先后已经办过四次拼贴画个人展览。第一次个展的门票甚至在几分钟内就被售罄。纪录片里那些充满趣味的拼贴画面,也是出于她的创作,在拼贴中把自己的故事和生活绽开一角。其中有一幅是讲她的初恋。19岁的罗菲奶奶爱上了一个水手,却被父亲阻止,从此再也没能见到他。更不幸的是,那个水手的船后来失事,两人从生离变成死别。但是在往后的时光里,那个水手并没有真正地从她身边消失,因为她在心里永远为那个爱人留下了一块地方。她用摩斯密码打出“ILoveYou”送给逝去的爱人,“对于我们爱的人,我们应该有一个美好温暖的告别,因为你知道你再也不会见到他了。”年,81岁的罗菲奶奶离开了这个世界。虽然创作了很多歌曲,但是因为害羞,她生前从来没有在现场表演过。不过好在,好听的音乐总会有人一直传唱。谁能想到,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能够在步入晚年后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开始了一段比许多年轻人还要精彩的生活。即便从70岁才开始去做,罗菲奶奶也完成了自己真正喜爱的事,让生命有了价值和意义。从她的故事里再一次印证了:从来就没有“太晚”,只有因为不去做而留下的悔恨。只要有心开始,不管什么时候出发,都是一段崭新的旅程。仅有一次的人生,为什么不让自己更酷一点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