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聪明妈妈总装笨,培养的女儿不用考试上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4/10/10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7136034.html
文/吕宗清三岁小孩当老师,“笨妈妈”捕捉到了女儿的兴趣点“孩子3岁前的教育尤为重要,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科学道理的。”每逢有人向邹发蓝讨问教子经,她都会首先提到这句话。邹发蓝今年43岁,年从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了重庆川仪总厂工作。第二年与丈夫龙小华结婚,次年2月7日女儿龙莉出生了。想到自己当年报考大学的艰难,女儿出生后,她就想如何把女儿教育好。为此,她购买了很多的家教书籍,希望能从书中获得启示。书看多了,她认识到孩子的学前教育很重要,于是开始着手施教。龙莉3岁的时候,邹发蓝开始开发女儿的潜能,她把水果包装箱上的硬纸板剪成一块块,在上面画上人物或花草、动物,然后在另一面写上相应的汉字,制作成字卡,用来教女儿识字。刚开始,龙莉看到花花绿绿的字卡,觉得非常有趣,她很快就认识了“爸爸、妈妈”等字,随后,不管邹发蓝如何抽查,她都能从字卡中认出这些字。但没过几天,龙莉突然像傻了一般,不管邹发蓝如何教,就是记不住她教的字。有一次,她拿出“鸡、鸭、鹅”三张字卡,指鸡的图案,教女儿:“这是鸡,‘咯咯’叫的鸡。”龙莉虽然嘴里在念“鸡,‘咯咯’叫的鸡”,手却不停地玩玩具,看也不看字卡一眼。但过了几天,邹发蓝再次教女儿识字的时候,看女儿好像突然变聪明了,很多字只教一次,女儿就能记住。是什么原因致使女儿前后差异如此之大呢?邹发蓝从书中了解到,女儿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关键是找出她的兴趣点。如何能找到兴趣点呢?邹发蓝准备多培养女儿几种兴趣,然后从中挖掘她的最爱。于是,她买回电子琴,请西南大学艺术学院一位音乐老师教女儿学琴,每周一堂课,一堂课两个小时,平时则由龙莉在家练习。刚开始龙莉练琴可来劲儿了,但时间稍长一点,她就坐不住了。通过仔细观察,邹发蓝发现女儿的性子非常犟,性格要强,她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喜欢学,不感兴趣的打死也不学,而且是“三分钟热度”。这该怎么办?邹发蓝先把女儿送到了幼儿园,然后开始找解决的办法。一天,邹发蓝到幼儿园接女儿回家时,龙莉兴高采烈地炫耀:“妈妈,今天我当老师了!我们班学的电子琴,其他同学都不会弹,只有我会弹。今天老师叫我教同学们呢。”女儿一席话,令邹发蓝豁然开朗:女儿性格强,又有好表现的特点,如果因势利导,不是可以用来培养她的各种兴趣和爱好吗?在上楼的时候,看见邻居张阿姨,邹发蓝故意对她说:“张阿姨,我们莉莉今天当老师了呢,她教同学弹电子琴。”张阿姨摸了摸她的小脸蛋,说:“莉莉好乖哦,这么小就当老师了,以后长大,一定能当将军呢!”妈妈和阿姨的话,让龙莉得意极了。吃完晚饭,来不及洗刷,邹发蓝决定趁热打铁,立即教女儿识字。她拿出字卡,指着上面的字,装着忘记的样子,对女儿说:“莉莉,这个字念啥呀?妈妈忘记了。你来当妈妈的老师好不好?教一下‘笨妈妈’吧!”一听要当老师,龙莉的兴致陡地高涨起来,她按照邹发蓝指的字,一个一个地读出来,把以前学到的字复习了一遍。看着女儿当“老师”的样子,她立即拿出几个生字卡,指着上面的字,对龙莉说:“哎呀,这几个字念啥呢?妈妈不认识,莉莉一定认识。要是莉莉不认识,她一定会去请教爸爸,让爸爸教会后再教妈妈,对吗?”就这样,在“笨妈妈”一步一步的“引诱”下,女儿果然中了“圈套”,她迈着小步,手拿字卡,跑到爸爸那里,学会了字,再来教“笨妈妈”。不知不觉之间,她就学会了很多字,并且记得非常牢,第二天,她还在同学面前炫耀。很快,3岁的龙莉就识字数百个,走在大街上,她会牵着邹发蓝的手,看着街边的广告,用稚嫩的声音把上面的字念出来。往往这时,过路的行人很吃惊,很多人都围着邹发蓝,向她讨教教孩子识字的方法。这事的成功让邹发蓝对教育女儿充满了信心。她决定依样画葫芦,把女儿的音乐爱好培养起来。于是周末再带女儿到音乐老师家学习时,她在老师教女儿的时候,也跟着学。在家练习的时候,当她发现女儿不愿练琴,就使出让女儿教自己这一招,当了“老师”的龙莉果然兴趣一下就来了。就这样,没过多久她的音乐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电子琴的演奏水平达到了业余9级,直到初二学习开始忙起来,龙莉才没有再到辅导老师处学习。渐渐地,自己有一个“笨妈妈”的观点就在龙莉心中生了根,发了芽。上幼儿园、小学后,每天放学回到家,她都要在母亲面前“卖弄”自己的“学问”。给笨妈妈当老师,龙莉的兴趣点一个又一个被挖掘了出来:电子琴、写作、演讲……当女儿的竞争伙伴,把网络游民培养成程序高手邹发蓝认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形成的。于是,在教女儿技能的同时,她开始着手培养女儿的创新能力。她在请教教育专家后得知,奥数竞赛题目很怪,但很启发人的思维,一旦喜欢上,就会发现所有的数字都很奇妙,可以从中得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乐趣。于是,她决定把女儿送进奥赛班学习。但贪玩的龙莉并未理解母亲的一片心,她对奥赛学习不感兴趣。如何把女儿这方面的兴趣培养出来呢?此时电脑热已经在我国兴起,敏感的邹发蓝意识到,不会用电脑将是21世纪的文盲。于是,她与丈夫商量后,给女儿买了一台电脑。谁知女儿却迷上了电脑游戏,RPG游戏、星际争霸、传奇……很快她就玩得非常熟练。每天放学回到家,龙莉就打开电脑,沉浸在虚拟世界的打打杀杀中,忘记吃饭,也忘记了做作业,成绩由此开始下滑,这可不是邹发蓝购买电脑的初衷啊。有一天,邹发蓝看到龙莉又在玩游戏。她“啪”地一声把电脑关了,结果,龙莉气急了,和妈妈吵了几句后,径直回了自己房间。吃饭的时候,怎么叫也不开门。女儿再不是乖乖女了!当天晚上,邹发蓝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突然,她想到女儿今天的表现与当年自己进入青春期的表现差不多。当时已经长大成人的观点在自己脑海里开始形成,非常渴望与父母平等地交流,非常讨厌父母把自己当小孩看待!有时自己还故意要惹出点事来希望引起父母的重视。她想,当年自己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忽视对自己的引导,现在绝对不能把当年自己的遗憾留给女儿!一定要在内心里把女儿当成朋友,当成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引导她接受教育。想通后,邹发蓝当即翻身起床,来到女儿的房门外,向女儿认了错并作了自我批评。过了几天,看着在电脑游戏里玩得大呼小叫的女儿,邹发蓝使出激将法。她很不客气地对龙莉说:“整天玩别人开发出来的游戏有什么用,如果我是你,就自己去写游戏程序让别人玩!”正玩得高兴的龙莉随口顶了她一句:“你要有本事就写一个程序来我看,你都不会,我为什么要会啊?”这话差点没把邹发蓝气背过去,但她很快冷静下来,是呀,女儿的话也有道理。她觉得这次一定要把女儿认知上的偏差纠正过来,否则,女儿说不定就会废了。当即,她说:“信不信我写一个程序出来,气死你!”龙莉一听,当即回话:“好啊,你要能写出来,我用手心煎鱼给你吃!”于是母女俩达成口头协议:两人同时学电脑,都来编程,看谁先学会编程。家里的电脑一人用一天,以半年为限。要是到期龙莉没学会编程,那她就不能再用电脑;要是邹发蓝没学会编程,则她以后不得干涉龙莉玩电脑游戏。协议达成后,邹发蓝为了帮助女儿从电脑游戏中走出来,开始了艰难的电脑编程学习。她买来计算机基本教程,先从DOS指令开始学起,然后自学BASIC语言。单位搞统计有计算机,邹发蓝为了学到电脑知识,专门向单位领导申请调去从事统计工作。有不明白的地方,她就用业余时间向懂得电脑知识的同事请教。休息日,她还到西南大学夜大做旁听生。为了把女儿玩游戏的心收回来,邹发蓝下了狠心:绝不能输给女儿!虽然她学得非常吃力,但女儿初时并不领她的情,因不熟悉电脑键盘,有时她输入一个指令,要在键盘上寻找好长时间。看着妈妈滑稽的样子,龙莉在一边捂着嘴,高兴得“哈哈”大笑,她觉得自己志在必得,妈妈输定了。但龙莉没高兴多久,就领教到母亲的实力。两个月后,邹发蓝在电脑上给女儿演示了自己用BASIC指令编出的贪吃鱼游戏。看着贪吃鱼把一条条小鱼吃掉后,“嘭”地一下突然长大,然后向更凶狠的鱼发起攻击,龙莉突然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她的要强劲儿上来了,对妈妈说:“你是大人,我是小孩子,你学得快,我学得慢。不行,半年时间太短了,再延长3个月。”眼瞅着女儿按自己设计的目标靠近了,邹发蓝决定顺水推舟,爽快地答应了。不过,她提出条件,要与女儿签订正式的协议,协议规定了女儿用电脑的具体时间,还对每天的作息时间作出规定: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锻炼身体,什么时候用电脑,白纸黑字,要严格执行。已经反悔了一次的龙莉,自尊心不允许她输给妈妈。于是,她接受了妈妈与她签订的协议,并开始发奋学习起来。在她使用电脑的时间里,她抛弃了游戏,拼命学习比DOS指令更先进的Pascal语言和C语言,而且钻研得很深。为了完成某个设计,她干脆拿出自己的压岁钱,请西南大学计算机科学院的大四学生给自己辅导,全面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学逻辑”等计算机知识。半年后,龙莉洋洋得意地拿出自己设计的一大堆游戏,要与妈妈比一个高低,邹发蓝则主动提出,以后自己不与女儿抢电脑了。因为,她已经成功地把女儿从电脑游戏中解放出来,并且把她的奥赛学习兴趣成功地调动起来了。龙莉由此也慢慢地在做奥赛题中,体会到编题人的思路,开始对具有一定挑战意义且比较难的题目感兴趣,她的学习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中。不做应试教育的奴隶:一路保送上大学女儿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邹发蓝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每当她想起自己曾经的苦难高考,她决定当年自己的苦不能在女儿身上再发生。于是,在龙莉成人那天,她与女儿进行了一次长谈。听了母亲对当年高考的回忆,龙莉立下了目标:不参加高考,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国家保送生标准,保送读大学!目标定下后,龙莉开始向自己的目标冲刺。她的学习格外努力,按照自己的兴趣,开始参加各种学科竞赛。高一时,龙莉的英语成绩不太好,分数只是全班的平均分数,在全年级的排名是多位。当时邹发蓝叫她自己找老师商量怎么提高成绩,她觉得老师的教学经验比自己强,而且比自己更清楚女儿的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龙莉的英语成绩提高很快,期末考试,她的成绩提高到全班第七名。一路顺畅的龙莉到了高二却遇到了拦路虎。这时,学校举办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培训班,这些培训班竞赛题目也很深,有很多的知识是大学的,许多同学因为要花太多的时间不愿意参加这些培训,有的同学参加培训班一段时间后,见没取得成绩也放弃了。但龙莉坚持下来了。虽然她也知道参加培训班如果出不了成绩下场会很惨,但她咬牙坚持着。然而信息竞赛却差点出了意外。信息竞赛不同于其他科目的竞赛,其他的在高二出成绩也可以,高三出成绩也行。但信息竞赛就不一样了,在整个高中阶段只有一次机会,如果失败了,就永远失去比赛资格了。龙莉摸底测验分数只有分,与最高分分相差分。看差距这么大,她心里犯起了嘀咕,有点想退却。当邹发蓝知道女儿的想法后,她告诉女儿,有的人会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珍惜,这样的人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如果把每个机会当成是最后一个机会,这样的人才不会轻易放弃机会,才会让自己有一定要争取机会的动力。听了母亲的话,龙莉豁然开朗。她抛弃了杂念,一门心思扎进了竞赛培训班的学习之中。为了出成绩,她整天把自己关在机房,就是大年初三也在机房里度过。有心人,天不负,年7月,她参加重庆市的信息竞赛时,成绩名列全市第八名。就这样,在高中阶段,龙莉获得过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等奖,在全市冬令营选拔赛及决赛中取得前10名的好成绩。这些好成绩为她不参加高考就能上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龙莉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其他方面也发展得十分全面。她高中连任三年班长,高中三年每年都是学校跳远、4×米比赛的冠军,米的亚军。作为班长,她经常需要起到表率作用,如带头参加运动会,安排班级活动。在她的努力下,全班同学都异常团结,还经常开展各类拓展性活动,如爬山、郊游。运动神经与大脑神经同样发达的龙莉,业余时间甚至还学起了跆拳道。年底,国内数家名牌大学得知龙莉的情况后,决定免试录取她。最先向龙莉伸来橄榄枝的是上海交通大学,随后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就在其他同学还在为高考拼命冲刺时,龙莉已先后收到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预录取通知书——高校发给准备录取的考生的“凭证”,待完善手续后再发放正式录取通知书。香港科技大学还对她承诺,如果她进入这所大学,他们将许以50万港币的奖学金。龙莉的成功,凝聚了邹发蓝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如果当初邹发蓝不与女儿竞争,放下当母亲的面子,也许,就没有今天龙莉这个名校争夺的优秀学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