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电子琴,把王宪安送进了监狱!
雪花把东方宏,带到了小叔王宪安的秘密基地。看着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雪花小手一挥,豪气地把一架电子琴送给了东方宏做生日礼物。
可俩人抬着电子琴走在路上的时候,引起了警察的注意。
两个小孩哪里来的电子琴?
顺藤摸瓜,就摸到了王宪安的头上。
家里人一致认为,应该想办法把宪安“捞”出来。可王宪平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弟弟犯了错误,就该接受惩罚,出来以后才能好好做人。
其实作为哥哥,这样做也没有错,虽然看似残酷,但出发点,是为弟弟好。
但如果宪安是杨大山的亲弟,杨大山会怎么做?
他会想办法把宪安弄出来,因为他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弟弟身上有污点。他很清楚,这个污点将会跟着他一辈子,出来以后,宪安会受到很多的冷眼。
这就是杨大山和王宪平的区别。王宪平认死理,但杨大山懂变通,也更有人情味。
厂子里进小偷,王宪平逮着就要送到派出所。杨大山赶过来,把人打了一顿,放了。
这把王宪平气得不行,“偷盗”行为怎么可以轻易放过,应该送到派出所,关押拘留起来,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杨大山笑了,都是一群孩子,我已经打过了,他们得到教训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本来我对杨大山的行为也存在质疑,可听了淑霞对这件事的评价,我才明白,杨大山做的是对的。
在那个年代,每家都少吃少喝的,一群孩子嘴馋了,想进去偷点废铜烂铁去卖,换点零食吃而已,况且还没偷着,没必要上纲上线的。
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偷,无论大偷小偷,都是犯法的。只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情有可原的问题上,其实没必要那么较真。
为什么杨大山就能确定,放了这些孩子,他们以后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为杨大山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遇到方慧之前,杨大山经常打架,三天两头进派出所,却总是无所谓,因为那时心里没有牵挂。可结了婚,他就不再打架了,只想着怎么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
杨大山的经历让他很清楚地知道,一个男人,到了一定的阶段,一旦醒悟过来,就会痛改前非,好好做人。
所以没必要揪着一些小问题不放。更何况,杨大山有信心,管理好这些孩子。
这也正是杨大山身上的神奇之处,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方法,总之,他能让别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不敢犯事。
这样的领导能力,不但让厂里的人佩服,连宪安也佩服。一心一意想认杨大山为大哥。
淑霞生下雪花,却发现了明中的病,家里陷入了一团糟中,淑霞着急上火,回了奶,雪花饿得嗷嗷大哭。
宪安一夜之间长大,他觉得自己作为这个家的男子汉,应该成长为一棵大树,替家人遮风挡雨,他要用自己的力量,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宪安找到杨大山,想认他做大哥,让他带着他挣钱。可宪安和杨大山打架,却打输了。认大哥的事,就黄了。
宪安悲从中来,哭着冲杨大山吼出了家里的情况,表明了自己想养家的决心。
杨大山在宪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被宪安的真诚和善良打动。
他杨大山因为“爱情”,幡然醒悟;王宪安因为家里的困难,一夜成长!
这份“觉醒”,无比珍贵!
所以,杨大山不去计较王宪平对他的恨意,决心带着宪安挣钱。
而如果换成是王宪平,他会有杨大山“容忍并接纳”的雅量吗?
副厂长找王宪平谈话,说他已经向厂长推荐他当保卫科的科长了。
王宪平一家欢欣鼓舞,提前庆祝。可最后的任命下来,竟是杨大山当选了。
王宪平坚定地认为,是杨大山抢了他的科长位子,他命令淑霞不准再和方慧来往。淑霞觉得这是两码事,不能因为杨大山,就破坏了她们女人间的友谊。
可王宪平坚决不同意淑霞再和方慧来往。
这样的问题,在杨大山家也出现了,方慧也怪杨大山抢了王宪平的科长位子,让她无颜面对淑霞。
“抢”这个字,很难听,要是别人说,杨大山肯定会火冒三丈。可对方慧,杨大山不但并没有生气,还耐心解释,自己这不是“抢”,是凭真本事争取的。
至于方慧的困惑,杨大山微笑着说:“你们女人之间的事,我就不掺和了吧”,说得温柔又宠溺。
杨大山的意思是,你们女人之间的交往我不干涉,你想怎么样都行,我都没意见。只要你开心就好。
如果说,杨大山是因为当上了科长,是在以胜利者的姿态装大度。而王宪平是因为输了,处于气愤之中,才不能做到大度,那也可以理解。
可两人平时的人品,拿出来一起做比较,差别就出来了。
王宪平在背后说到杨大山的时候,张嘴闭嘴就叫杨大山“流氓”。是,杨大山结婚之前可能不学好,可人家结婚后学好了呀。
不但不打架了,只想着好好挣钱,还天天变着花样给老婆做好吃的,堪称“模范丈夫”。
可王宪平一直逮着人家的过去不放。一直把“流氓”的帽子扣在杨大山的头上。在这一点上,王宪平的丈母娘做的尤其过分,每次一谈到杨大山,就恨得牙根痒痒。
那杨大山是怎么看王宪平的呢?
杨大山到监狱里去看宪安,他对宪安说:“别恨你哥,他做这个决定,自个儿心里更难受,不管你理解不理解,他这也是为你好。”
杨大山并没有借此机会,贬低王宪平,更没有挑拨他们兄弟之情,就冲这一点,杨大山就比王宪平有格局。
那王宪平的科长位子真的是被杨大山抢走的吗?
副厂长找王宪平的时候,问过他,杨大山服你吗?当时王宪平回答说,他服过谁?就没有了后话,如果你是领导,听到这样的回答,你会怎么想?
领导只会觉得王宪平没有让人服从的能力。
但杨大山能让厂里的那些小年轻人对他服服帖帖。
王宪平下班从厂里出来,见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他停下车,开始教训,可没人听他的,甚至还顶撞他。
杨大山的车停在王宪平的旁边,话都没有讲,那几个年轻人,各个溜之大吉。
就像厂长说的,让人怕,也是一种能力。显然,这个能力,王宪平没有。
王宪平没有让人信服的能力,不是因为他打架没有杨大山厉害,而是,他没有杨大山有人情味,没有杨大山有同情心和包容心。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杨大山的格局可以甩王宪平几条街。
王宪平一直怪杨大山抢了他的科长位子,却从来没有从自身反省。甚至还把这份“恨意”延续了十几年。
一个不知反省,不愿正视自己的人,怎么能服众呢?王宪平落选,是必然的。
朗费罗说: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系于自己。
傅首尔也在《奇葩说》里说:有些东西你得不到是有道理的。
可惜,王宪平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在输掉科长位子的同时,还输掉了人品和格局!
这样的人,不值得同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