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一片新天地
——记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
新洲区老年大学书画艺人张金莲
文/缪建怀
年3月11日,"武汉金晖"刊出的武汉市关工委"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作品展,刋出了新洲区邾城关工委张金莲的大幅画《牡丹竟艳》一一危难显芳华·献给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3月6月,该刊同样还刊出了由新洲区关工委推选张金莲的作品《抗疫随感》:毒魔袭来全球哀,亿万生灵受劫灾。华夏儿女同舟济,八方援手暖心怀。严防严控显优势,仁爱良医载德来。坚信中华多智慧,喜讯随春百花开。她,作为新洲书画艺人、"武汉金晖″志愿者之一,近二十年,在书画艺坛刻苦历练,笔耕不息、广泛参与,在琴、诗、书、画领域颇有建树,为和谐社会增添了一缕缕夕阳之光……年3月28日,笔者随《举水文学》釆访组一行,来到了她的居室,邾城街凤凰台社区向东小区号,实地参观了她家三楼的一间十余平米的画室,只见那“方寸之地”四壁书画生辉,案台上、桌面上堆积的千余幅作品,宛如“座座小山”,让人陶醉在扑鼻而来的墨香之中。一、树立一个新目标
早在工作期间,张金莲就是一位敢担当,负责任的强者,也是单位劳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能手。她出身于革干家庭,父亲严于律纪的一言一行,堪称言传身教。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二十二岁光荣入党,她做过修理、搞过财务,任过团支书,当过工会主席,年年是劳动模范、生产标兵、三八红旗手、市供销系统模范、获市“五一”劳动奖章,被领导和同事们称赞为“万金油”、“穆桂英”。基层的工作经历,历练出她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优秀品质。直到企业体制改革,员工下岗大环境下,她回到家中,那个闲着无事可做的味道实在不好受,于是,思来想去,最后定格在了上老年大学。在老年大学里,对于张金莲来说,是一个急转弯。说土气点,工作当中是干,老年大学是玩,她这一玩就定了型,至今,十七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她把玩也变成了干,在这里,她同样干的很欢,也干出了新明堂,干出了她人生最靓丽的风景。张金莲回顾说,自上老年大学起,就树立了一个新目标,那就是决心努力学好琴、诗、书、画。学习目的明确,为努力去实现目标锁定了方向。二、追求一个新梦想
在新洲老年大学,张金莲爱好广泛,加之学哪门都能认真对待。这么些年,她不仅在电子琴、诗词、书法、绘画这几门专业课深造,而且前后还分别参加了模特、舞蹈、合唱、音乐、太极、电脑、智能手机、军鼓、器乐、普通话、曲艺创作与舞表演、保健、国学等十多个专业课学习。所到之处,张金莲都以其严瑾的态度认真学并做好笔记,团结同学,尊敬老师,互教互学。她分别担任过模特队长和国画、电脑、电子琴班班长,兼任过一些班团的班委委员,担任过党支部书记等职。她每周的课程安排针插不进,遇上学校开展一些重大活动,她是忙了这个班,又去帮助那个班,而且还经常参加赴省、市、区、演出或赛事活动。作位一位责任心极强的班长、在老年大学这个平台上,是真正的吃苦、奉献,每年都要为班级活动贴补一些资金,而且还都沒有怨言,她把老年大学完全当作了自己的家,把这里的公共财物当作自家那么爱惜,每次下课、放学,她都要将桌椅整理得整整齐齐,把电子琴、电脑都一个个检查盖好护套,最后一个离开。张金莲在这么多专业课中,重点是侧重诗词、书法和绘画,她从小就喜欢这几门艺朮,来到老年大学,她分别经历过诗词老师余文祥、黄小遐和国画老师洪金彪、叶建成、严广发、熊建平的指导和亲自传授,在书法方面,历经罗鸣远、陶兴华两位老师的指导和传授。这几位老师都是我区老一辈德高望重的专家级人物,这些年,凡接受过这几位名师教学的学员,几乎大部分都成了我区书画界的骨干力量,或参加了区、市、省书画协会,甚至参加了国家级协会。经过多年的认识--提高,张金莲在书画理论上得到长足进步,实践水平得到大幅升华。他体会深刻地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方面原因,把大量精力凝聚在了书画这两门艺朮上,深入研究探讨,它是我修心养性、成就梦想不了的追求″。这些年,她深研行、草、隶、篆、楷的作品,探讨素描、速写、风景画、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山水画、花鸟画技巧是笔耕不息,佳作连连。许多书画的朋友经常找她讨教,寻求秘诀,她总是热情接待,毫不保留地与来者共讨书画习作,互相交流。严师出高徒。张金莲自参加学书画以来,坚守艺人高尚的品德,坚持文化服务大众的精神实质,每年春节期间,她与她的团队都义务为广大群众书写春联,经过这样大型活动约二十场次,经她亲手免费送给广大居民、村民的春联上万幅,她们的事迹,经常在武汉和新洲媒体宣传,她所带领的班级事迹,也多次见市级报报道,广泛受到校领导和广大老年学员们赞扬。她在总结所追求的艺朮、极其艺朮之路时,她深情地说道:书法、作画,给予了我无穷的乐趣,也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接力,贡献了一己之力,实现了人生又一个新的梦想和自我价值。三、画出一片新天地
年,区老年大学三十年校庆时,在区档案馆展厅展出了全校学员优秀书画上千幅。经过专业人员认真挑选审定,张金莲有二十余幅作品参展,参观欣赏者络绎不绝,许多书画爱好者拍照收藏。那天,一群参观人员驻足在张金莲作品前围观议论,赞扬之声、声声入耳,张金莲一看这情景,兴奋地自吟:"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无惊"。引来参观人群一阵会意而爽朗的笑声,其中一位说:我赏画并非懂画,但能感受到此画的清新脱俗,细腻独到的非凡之处。书法、作画,巳是张金莲生活的重要部分,她连吃饭睡觉都在构思。由于每周课程安排的是针插不进,每每放学回家,她就钻进了她的书画工作室埋头作业,经常是家人把饭送进去。有时,为完成一幅心作,常常是深更半夜,不知疲惫,直到最后完成,才会长长地嘘一口气,接下来,再呈送给老师评点,反复打磨。就是这种坚持,一天天、一年年,周而复始循环,她的作品与众不同之处是别出心裁,良工心苦。之所以在展厅能吸引眼球,正是因为它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所至。美玉无瑕丹青秀,笔墨端庄功底优。张金莲持之以恒操炼,日积月累,至此,已分别创作完成佳作一千余幅、帧、件,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获得指导老师谬赞,并在课堂上作为范例进行示范点评,让更多学员从中学益。这些年,她的书画艺术得到施展,先后在《凤台墨苑》、《丹霞唱晚》、《新洲诗词》、《问津文化》、《问津文艺》、《举水文学》上发表;入选《中华诗词》年增刋第二期和《武汉当代中华诗词集成》等高层刊物;在市、区级分别出展作品或市、区级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