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百岁老人能打太极拳,五姐弟平均年龄93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3/6/16
<

五姐弟平均年龄93.6岁

第一次见到蔡家姐弟的合影我很惊喜。照片中有6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其中5人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合计年龄岁,平均年龄93.6岁。他们不仅长寿,而且个个都很健康。他们到底有什么长寿健康的秘诀?

当我敲开海宁市区的一处房门,就见一位满头华发的老太太正安详地坐在餐桌旁剥毛豆,见我到来,老人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聊天中,我发现老人思路清晰,精神状态饱满,记忆力很好,看起来只有七八十岁的样子。但实际上,她已过完百岁大寿。“我其实今年虚岁99岁,按‘做九不做十’的习俗,前几天孩子们提前一年给我办了百岁大寿。”

蔡儒先老人过寿时,家里四世同堂近80人热闹地聚在一起。“本来我们兄弟姐妹有9个人,现在还健在的有我和3个妹妹、1个弟弟。我排行老五,年龄最大,六妹妹今年96岁,七妹妹今年94岁,八妹妹今年92岁,九弟今年87岁。”讲到兴头上的老人声音洪亮,非常开心:“我们五姐弟每年都会聚一次,我这次过百岁大寿,妹妹和弟弟都赶来了,大家聚在一起,身体都是蛮好的!”

热爱工作,好学上进

蔡儒先老人记忆力非常好。“我出生于海宁盐官,家里条件不错,所以我读过书,读到小学毕业就开始当乡村教师。”没多久,抗战爆发,家境衰落,母亲也在40多岁时因病过世。

蔡儒先老人对她从事的教育工作一直都非常热爱。“我曾在盐官周边的城北村、刘王庙、马王桥以及长安、马桥等地教过书。当年没有汽车,我去教书都靠步行,有时还要坐船,但当时并不觉得苦,觉得蛮开心。那时一个老师要教所有科目,不仅要教语文、算术、美术,还要教游唱。我学历不高,不断自学,参加函授,才有了提高。”新中国成立后,蔡儒先老人回到她的母校——现在的海宁盐官安澜小学教书,并一直工作到退休。后来,蔡儒先老人从盐官搬到海宁市区,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在学校里忙惯了,退休之后闲不住,我就经常学习扇子舞、五禽戏之类的舞蹈和健康操,学会了再教别人,大家一起锻炼,对身体也蛮好的。”老人说。

生活多姿多彩,有张有弛

在老人家里,我见她非常熟练地剥满一碗毛豆后,来到电子琴前,开始演奏《我的祖国》。演奏后,老人又来到客厅里,练了起了太极拳。“我打了40多年太极拳,过去都楼下打一小时,现在身体比不上过去了,一次只打10多分钟。”老人说。老人的女婿曹惠民告诉我,理菜、弹琴、打太极拳,这是老人每日生活“必修课”。

如今,老人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自己穿衣梳洗,然后来到厨房。用老人自己的话说:“烧好开水,给自己弄个早点,把麦片、奶粉、芝麻粉放在一起冲泡,再加点糕点,敲3个核桃吃,蛮好的。”

吃过早点,理完菜,就到了锻炼时间。“我一般都是在客厅或阳台上打太极拳,用小木槌全身敲打活活血,花一个多小时。”老人的午餐都是家常菜,荤素搭配,老人吃饭也从不忌口,中午和晚上都能吃上小半碗米饭。“午饭过后,我会午休一个多小时,起床后弹琴、看书,再用小木槌全身敲打锻炼,就差不多吃晚饭了。”晚饭过后,老人会看电视,9点多上床休息。

良好家风,福荫后人

说到长寿秘诀,曹惠民说,蔡儒先老人及其弟弟妹妹健康长寿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家族“遗传基因”。蔡儒先老人说:“我爷爷、父亲、哥哥和其他姐姐都活到了八九十岁。只有妈妈和二姐过世得早,是因为战乱等客观原因,导致她们生病没得到及时医治。”姐弟几个人都注重饮食科学,生活规律,坚持锻炼。“弟弟妹妹和我聚会时,常聊自己的生活。我们一奶同胞,生活习惯非常相似,都是三餐准时,荤素搭配,从不挑食,每天生活很有规律,而且都有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我弟弟87岁,还一直在跑步、打球、钓鱼。我想这些也都很有利于身心健康。”

在曹惠民看来,老人家族的长寿“基因”还和祖辈相传的良好家风有密切关系。蔡儒先老人出生于海宁盐官的名门大户,祖上还被写进了《海宁州志》。海宁蔡氏家族一直秉承“和为贵”的家风,这在蔡家人的身上都有着很好的体现。曹惠民说,老岳母一直以来为人和善,心态很好,还常常会帮助有困难的人。小时候长辈一直教导我要为人和气,以和为贵,莫怕吃亏,我们后来又把这传给晚辈,全家人一直非常和气、团结,家和万事兴,也自然就健康长寿了嘛!”

本文合作作者:李艳鸣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