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农朋友圈“最美乡村声动中国”歌唱大赛正在火热进行,“90后”重庆知名唱作人陈蕾也参与到活动中来。
5月30日,陈蕾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裕农朋友圈“最美乡村·声动中国”歌唱大赛非常接地气,群众广泛参与,同时,在音乐圈中传播广泛,得到了不少专业音乐人的认可。文艺与时代息息相关,她希望通过音乐艺术,让更多人认识了解重庆。
音乐艺术讲述时代主旋律
本次裕农朋友圈歌唱大赛,陈蕾提交了两首作品,《嘉陵湾区的春天》和《川外背后的小铁路》,其中,《嘉陵湾区的春天》本月才刚刚完成制作。
“这首歌本月才制作完成,我把它转发到社群里,群里一个朋友听完后,就强烈给我推荐‘裕农朋友圈’歌唱大赛。”陈蕾告诉记者。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艺的走向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我唱过很多主旋律的歌曲,而这首《嘉陵湾区的春天》很适合本次大赛,用音乐表达乡村大地的变化。”陈蕾说道。
目前,处于嘉陵湾区中心位置双碑街道,老旧小区“微改造”“有机更新”正在全面推进,自由村的典式楼改造、人行步道更新全面完成,面貌焕然一新。
“从视频画面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变化。”嘉陵江畔,路网在加密、道路在拓宽、老马路在盘活、老街巷在扮靓,“家门口的风景”正逐步展现在居民面前,嘉陵湾区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陈蕾告诉记者,打造“嘉陵湾区”的构想已被提出:以磁器口、特钢厂为珠,以三山两溪、井双滨江为线,以歌乐、中梁为屏,运用梳理手法,植入江野理念,点缀湾区地标。
“我大学毕业后便来到重庆,对这里的事物记忆深刻。”陈蕾通过音乐,将这种情感表达,就像歌词中说的“在大地上作画”,打造“望山见水、春到嘉陵”的江城景象。
除了新鲜出炉的《嘉陵湾区的春天》,陈蕾还带来了一首耳熟能详的民谣——《川外背后的小铁路》,这首民谣在年已经上线,在短视频上火热,吸引不少人前去打卡。
“川外背后的那条小铁路,属于情窦初开的漫步,晚饭后,我俩曾一起散步,穿过黄桷树下的小卖部,5角钱,买瓶汽水当礼物,橙子汁的笑声在吸管里,咚咕,咚咕,咚咕……”
陈蕾轻松、欢快的演唱,唤起不少听众对小铁路的共鸣。
“铁路留给我们那一代人很深的生活记忆,也让我们想起70年代人的一句话‘谁的初恋没走过铁路?’很有感触。”歌曲词作者杨里找到陈蕾演唱这首歌。
小铁路的故事,加上陈蕾轻松、欢快的音乐,歌曲一经推出,便在朋友圈中走红,不少市民感叹,在这首歌中找到了自己曾经的青春记忆。
用音乐让更多人认识重庆
谈起与音乐相识相伴,陈蕾娓娓道来。“我从10岁就开始学电子琴,后来条件允许了,就开始学钢琴,开始正式接触唱歌。”陈蕾回忆,在宜宾上高中时,她还组建过乐队,在乐队里担任主唱和键盘。
“在乐队里,与朋友一起玩音乐,我很开心也很充实,有很多上台的机会。”陈蕾说,彼时,唱歌选秀类节目兴起,她还曾去参加比赛。“选秀热,让川音名声四起,她也因此萌生了考川音的念头。”
但是,在父母辈的观念里,音乐这条路不入主流,陈蕾的想法也遭到了父母的不看好。“长辈们想法相对传统,希望能有个中规中矩的归宿。”
随后,陈蕾顺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这个专业的方向就是师范,专门培育音乐教师。”进入音乐学院,这算是既圆了学习音乐的梦想,也符合了父母传统的观念。
在大学期间,陈蕾接触到系统性的音乐知识,也开始创作歌曲。这些年,陈蕾创作了20多首音乐作品,创作的歌曲《嘉陵湾区的春天》《百年赞歌》《十岁了》《川外背后的小铁路》《记号》等多首作品被广泛传播,她的作品《烟火》荣获中央音乐学院“全国抗击疫情原创作品”评选金奖、第四届“群文杯”原创歌曲大赛优秀奖、重庆市“巴山渝水”原创金曲十佳入围奖。
陈蕾说,音乐带给她的是阳光乐观的态度,当工作生活有压力的时候,或是遇到烦心事儿的时候,音乐让一切变得放松,让人变得积极乐观。
而重庆这片土地上,创作氛围浓郁,创作元素丰富,她希望通过音乐艺术这种形式,让更多人认识了解重庆,这也是音乐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