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4/4拍,大调式。歌曲的速度稍快,情绪活泼,节奏紧凑。歌曲中多乐句句尾都空出两拍,让演唱者表演动作,这首歌曲比较适合表演。歌词共有四段,教材中只显示了前三段歌词,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创造空间,引导学生将拍手、跺脚、拍肩等编入歌词唱一唱、动一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附点节奏是这首歌曲的主要特点,连续附点音符的使用给人以活泼、稚气的跳跃式行进感,但这种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学中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感受歌曲的跳跃及欢快情绪,同事渗透幸福从哪来?怎么对待幸福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真正体会幸福的含义。
学情分析:
这阶段的学生对音乐初步形成了自己喜好的风格,他们求知欲较强,好奇心重,接受能力、模仿能力、理解能力较强。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以合作探究法、快乐探究法、直观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并及时地以语言来启发和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教学中紧紧围绕“幸福”为主题,通过视、听、说、唱、演结合的活动,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指导学生快乐的歌唱,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2、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特点。
3、在唱演过程中引导学生集体合作意识,编创歌词和对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舞蹈性,培养学生表现歌曲内容和情感的音乐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附点八分音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电子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音乐,烘托气氛,师生做课前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
2、情境激趣。
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块学习,今天天气真不错,老师每次走进校园都是最开心的时候,看着同学们生龙活虎的样子,老师很羡慕您们,你们的童年可真幸福。老师的童年也很有趣,你们想知道老师的童年什么样子吗?(停顿)老师有一台时光机能带同学们回到老师的童年时光,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老师的童年幸福生活。
3、忆童年。
①师:你们最想了解老师童年的哪个方面?老师给你们做介绍。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简单介绍。
说明:出示的都是90年代附近最代表性的相关内容。
4、点明教学内容,出示课题。
师:老师的童年很快乐,很幸福,但是老师知道您们的童年比老师的更精彩、更幸福,你们像一只只机灵富有朝气的小鸟,从你们洋溢的笑脸中看到的都是满满的幸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找同学们的幸福。
设计意图:导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先从了解老师的童年幸福生活开始,既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又能更好的贴近幸福这一主题。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出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新觉。
(一)歌曲初探。
1、快乐前行。
①师:你能大声的告诉老师,你快乐吗?(停顿,如学生声音小,不整齐,教师可再问一遍。)你幸福吗?(停顿)每个同学都有一扇属于自己的幸福之门,在开启这扇幸福之门的时候,老师想和您做一个互动小游戏,你能根据下面这首歌曲内容,跟着做一做动作吗?
②幸福时刻。
A课件播放动画版幸福拍手歌,学生边看、边做动作。
教学策略:教师让学生起身,带动学生,一起根据歌词互动,在拍手、跺脚、拍肩的动作间隙,老师做踏步或者摆动身体等欢快动作,带动学生。
③找一找:幸福的动作。
A师:这是一首欢快、幸福的歌曲,在刚才的互动游戏中,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是用那些动作来表现幸福的?
B学生说一说。
2、幸福跟我来。
①课件出示:动作图示及文字。
②师生互动:我说你演。
教学策略:学生在做动作的时候不用唱,就采用按节奏读歌词的方式,在组织学生做动作,利用动作来感受4/4拍的轻重、强弱变化。
A师:老师想测试一下同学们的默契度,老师说动作,你能最快的表演出动作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B教师随机按节奏说“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跺跺脚、拍拍肩),学生做动作,注意强调拍手、跺脚、拍肩。
C师:老师找到了同学们,动作不能做到整齐的原因了,拍手、跺脚、拍肩这些动作的时候,只能表现两下,这样就能整齐了,我们再来试一试。记住是两下哟。
D重复练一下。
教学策略:教师注意知道动作的干脆、简练及强调,老师在唱“假如感到幸福你就。。”这里的时候,可以配上动作,结合4/4拍的节奏特点,老师用巴掌的轻重、晃动身体,加强学生的认识,在做动作的时候,刻意加重幅度或声音的表现,帮助学生发现节奏的变化。教师也可以随机增加其它小动作,如“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抓抓头、、揉揉肩、挤挤眼…..)”让学生在互动中先感受节奏,为接下来的节奏学习埋下伏笔。
3、节奏学习。
(1)课件出示节奏。
①老师按节奏读歌词。
要求:学生仔细听并结合老师的演唱发现旋律特点。
②课件出示对照训练及图示,教师简述及训练。
A生尝试读。
师:同学们能不能按照节奏跟着老师读一读歌词呢?
要求:学生试一试。哪些地方读的不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B师生一起训练。
(2)学习附点八分音符。
①师:在这段节奏中老师发现有个地方最神奇,你们知道这该怎么来打节奏吗?它叫“附点八分音符”,附点是附点八分音符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演唱时前面的音唱长、后面的音唱短。
②教师示范,学生尝试。
③学生个别尝试,教师订正组织学生练习。
④课件出示:教材练习2的旋律把XX改为附点八分节奏,指导学生训练。
(3)教师弹琴,训练学生的判断,听一听,找一找,那段旋律有附点八分音符。
A课件出示教材的辨听旋律,教师弹奏,学生辨听、选择。
B课件标注,教师详解。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针对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难点教学。教学中练习节奏和熟悉歌词扫清演唱障碍。尊重教材安排,但是活用教材,坚持听——找——练的教学顺序,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
(二)学唱歌曲。
1、复听歌曲。
①师:老师想邀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听的时候对照歌词,找一找那几个地方最难唱?可以结合刚才的练习想一想,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②学生复听,且回答。
③教师引导点评,适时点击课件标注附点八分音符的地方。
2、师范唱生模唱及动作。
①师: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曲,但是老师有个小要求,你能给老师打打拍子吗?也可以小声的跟着老师模唱。
②点击课件,播放伴奏,教师领着学生,打拍子及小声模唱。
③教师点评,注意强调速度及强弱变化。
3、训练演唱。
①师弹奏,生和琴演唱。
教学策略:教师可采用范唱+训练的方式,重点训练八分附点音符的演唱技巧。
②歌曲处理。
A师:幸福的动作你还记得吗?你们能一边唱一边表演动作吗?(加大难度,要求学生加动作)
B师:我们的动作很统一了,但是没有轻重强弱的区别,这首歌曲是4/4拍,讲求的就是强弱的变化,同学们请看。
C课件出示4/4强弱对照图谱,教师示范及讲解。
D师生听伴奏一边演唱一边表演。
教学策略:教师强调及展示拍子的轻重变化,可以晃动身体加重拍变化,综合表现音乐。
③综合演唱。
A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及时订正。
B听伴奏演唱。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演唱歌曲,竖起你的小耳朵听好伴奏音乐,伴奏音乐的速度要比我们刚才演唱的速度快。(伴奏可以重复播放,师注意间奏的提示,并引导学生做动作)
教学建议:指导学生在演唱中体会歌曲的情绪,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用不同的演唱方法,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三)幸福音乐会。
1、创编及表演。
①创编要求。
师:同学们都跳得很嗨,其实我们还能把许多创编到歌曲中,配上相应的动作,老师想请同学们,创编一句歌词,假如感到幸福你还会怎么样?并把这个动作表演出来,你能做到吗?
②课件出示创编部分。
A创编:“假如感到幸福你就_______”
B特别要求:创编出歌词并表演(根据学情灵活要求)
③分组创编,教师巡视指导。
④汇报展示。
A请部分学生模仿动作及演唱。
B指定学生综合演唱,一组做动作一组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编创节奏方式,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技能练习,诱发学生展开思维、展现自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师生同乐。(策略机动环节)
①师:这首歌曲要一边唱一边动起来才能找到幸福的感觉,老师邀请同学们我们围成一个圈(或分成几个小圈)一起表演唱好吗?
②播放伴奏,教师指导学生练唱及表现。
教学策略:教师也可以把歌词中的主要部分改为“假如感到幸福我就……”增加主人翁意识,及增强表演的积极性。
3、汇报表演唱。听伴奏表演唱。
课件出示背景衬托,学生汇报表演唱。
设计意图:表演唱讲究的是一个整体的合作,只有相互地倾听,求得准确和谐,才能保证合唱的成功。同时合唱时的音准务求准确,这样才能在大家的努力下,共同创造出优美动听的和声。
三、课堂拓展及情感。
(一)幸福伴我成长。
1、童年的“果实”。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棵成长树,每到一定时候这棵树就会结出一个个幸福的果子,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发现了这些幸福果。
师:幸福果好诱人呀,老师摘一个试试。
2、第一个幸福果:游戏的童年。
①学生聆听。
②交流。
A你和伙伴们开展过那些游戏?你有那些难忘的游戏经历?
B从刚才的这段乐曲中你收获了什么?
C学生简要述说,教师点评。
教学策略:时间不宜耽误太久,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点评。
3、第二个幸福果:舌尖上的童年。
①
师:哈哈,这么多好吃的,谁想吃?(停顿)吃零食可不好,老师的童年没有太多的零食,老师最熟悉、最喜欢的就是妈妈做的红烧肉,那味道美极了,同学们你最喜欢家里谁做的什么菜?您能和同桌说一说吗?
②学生交流。
③学生述说,教师点评。
师:童年有许许多多的美味,那么多诱人的味道,每个味道后都浓缩了亲人的真情付出,童年有了这些熟悉的味道才会那么的幸福和快乐。
(二)感恩幸福。
1、折翼的小鸟
师:我们今天学了这首快乐的歌曲,同学们收货了满满的幸福,老师想给你们介绍一群和你们差不多大小的伙伴,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童年和我们一样多姿多彩吗?
2、自制配乐短片欣赏。
3、感恩自悟。
师:和他们相比,你们的童年五彩缤纷,他们却要面对那么的困苦。同学们的父母、亲人、老师、给您们创造那么好的环境和条件,你们可以像快乐的小鸟,自由飞翔。同学们,你展翅高飞的时候别忘了是谁为你编制了温暖的鸟巢,谁一直在默默地呵护你的成长。
设计意图:整堂课欢快及热烈,此时要给学生“泼一瓢冷水”体会另一种童年,从课堂角度来说符合现在教育教学理念的要求,在音乐环境中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感支系,对学生的情感养成及音乐课堂中有所新的感悟和收获。利用歌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同时为他们的成长做积极的展望和鼓励。
四、教师总结,课堂结束。
1.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愿同学们插上小鸟的翅膀,快乐的成长,自由的飞翔,享受幸福,感恩幸福。老师期待着和你们再次学习,同学们,再见。
2.伴随音乐,学生离开教室,授课结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