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明帮助村民割麦。
天山网讯“每到周末,亚博依村百姓大舞台就变成欢乐的海洋,演出的导演和演员们都是村子的鼓乐队、合唱团、舞蹈队和民间艺人,现在咱们村的文艺活动数量多质量又高,村民们个个都散发着文艺范!”村民艾山自豪地说,带来这些变化的就是新疆艺术学院驻岳普湖县阿其克乡亚博依村工作队,而“总导演”就是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春明。
“文艺队”打造基层文化主力军
曾经的亚博依村,虽然是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敲纳合拉鼓,为了使亚博依村这个曾经的“鼓乡”释放出活力,王春明和工作队带着村“两委”在原有农民鼓乐队的基础上扩建了民间艺人队、女子合唱团、妇女舞蹈队、少儿文艺队等。通过组织文艺活动,使村子特色突显了出来,同时也培养了村干部的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和双语水平,拉近了工作队、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距离。
无论大小文化活动,王春明都会带领工作队和村干部策划、表演节目。在活动中,村子古老传统的鼓文化被逐渐挖掘了出来,“鼓乡”活力也因此展现,并多次受邀参加岳普湖县大型活动表演。中央电视台、新疆著名导演、新疆电视台都以亚博依村重新焕发活力的“鼓乡”这个故事为原型拍摄了纪录片和电影。
每周一、三、五晚上,他带领工作队以“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为平台开展培训学习。同时,他多次带领村干部、“四老”人员等赴喀什参观考察、去邻村临县学习交流经验、还将村干部送去内地培训交流。在王春明的努力下,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摘掉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帽子”,并连续两年成为全乡的先进党支部。
“文化牌”营造文化教育品牌
亚博依村已逐渐被打造成为一个文化教育基地,不仅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更有专业的舞蹈教室、现代文化教育展厅、纳合拉鼓展示广场、人文雕塑群、党风廉政教育室、普法教育室、村史馆、LED宣传大屏等基础设施。
王春明驻村后发现,很多村民向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但农村地区设施有限,于是他逐步设计了文化教育基地,让村里的少儿舞蹈队能在专业的舞蹈排练室里学习舞蹈;壮观的纳合拉鼓展示广场,使亚博依村村民自豪感油然而生;充满异域风情的雕像群,让村民感觉生活在花园式的村庄;普法教育室,时刻提醒村民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重要性。王春明说:“文化教育基地的建成使村子充满文艺气息,文化对思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王春明的带领下,农民纳合拉鼓乐队越建越大、名声越敲越响;村民越跳越欢、少儿艺术班水平越来越高;妇女越来越自信,红歌合唱舞蹈演出花样不断;村民文艺水平越来越高,自编自演的节目在“百姓周末大舞台”每周有约。
“文艺课”扶持教育事业稳脱贫
民生问题无小事,王春明带领工作队采取摸清底数、建档立卡的方式,合理制定“一户一档”,扶持村民发展庭院养殖,先后发放“扶贫鸡”和“扶贫羊”给贫困户,并请来养殖专家深入到每一户贫困户,查看养殖环境,为他们制定养殖方案。
同时,他还带领工作队协调各方力量,帮助贫困户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增加收入。先后扶持起了亚博依便民馕店、便民超市、亚博依巴扎等,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为贫困家庭捐赠了大批衣物、收音机、爱心奶粉、取暖炉等物资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23公里防渗渠、50盏太阳能路灯、全村水电机井改造工程、老化电路维修这些项目更是惠及全村百姓。
扶贫先扶智。王春明将教育扶贫作为重点来支持,在全体队员的共同积极争取下,为乡、村学校争取到双语幼儿园项目和两个村小学综合教学楼的项目;捐赠了电子琴、电脑桌等;新建了微机室,并为村小学师生定制了新校服等。工作队还派出专业教师参与村小学课程,教授舞蹈、美术、双语、计算机、思想品德等课程,同时为学校教师、文艺骨干提供职业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在工作队的全力支持下,村小学教学环境、教育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学生得到了全方位发展,向城里孩子一样能接触到不同种类的课程。
如今,亚博依村的“文艺范”体现的淋漓尽致,这里有队长和队员、妇女骨干和青少年,文化活动丰富了,文艺汇演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亚博依农民鼓乐队也登上了更大的舞台,村民们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