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障碍的郑金辉一坐到钢琴前,便闪闪发光!今天,我们来了解他和音乐故事。年,小辉在阳江出生,父母满怀喜悦和厚望,为小辉取名“郑金辉”,寓意人生金光闪闪,灿烂辉煌!添丁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命运给这家人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在郑金辉半岁后的一天,他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郑父带孩子到广州医院求医。几万元的手术费用,对于当时月收入几百元的家庭而言,无疑是“天价”。无奈之下,郑父只好带孩子回到老家,遍寻治病良方,却苦无效果。郑金辉5岁,病情依然没好转。天无绝人之路,郑父接到了广州医院一主任电话,被告知有爱心人士资助郑金辉做白内障割除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还资助了郑金辉在广州市盲人学校就读的学费。意外之喜郑父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不久便举家迁往广州生活。早在郑金辉3岁时,郑父便发现了儿子的音乐天赋。郑父带郑金辉去拜访亲友,亲友家里放置着一台电子琴。电子琴发出的琴音,吸引了平时对玩具并不感兴趣的郑金辉。摸索着,郑金辉在电子琴上断断续续地敲打出一首《欢乐颂》,这是他平时常听的曲子。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郑金辉充满天赋的表现震惊了父亲与一众亲友。电子琴的主人当下便将此琴送给郑金辉。由此,郑金辉通往音乐的大门正式开启。一台普通的电子琴,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不断的吸引着年幼的郑金辉。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他的听力出奇敏锐,对声乐的反应和感知也超乎常人。举家搬迁广州后,这台琴也陪着郑金辉一同到了广州。“在广州的生活成本是巨大的,电子琴也总是坏了就修。”手术费和学费有爱心人士的资助,极大地缓解了郑父家庭的生活压力,但夫妻俩仍旧省吃俭用,只有郑金辉周末回家夫妻俩才舍得吃顿好的。郑父意识到,弹琴,是儿子感知世界、与世界互动最好的方式。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郑父咬牙为儿子购买了一台立式钢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天赋只是郑金辉的音乐敲门砖,更多的是日复一日枯燥的练习。即使双眼已植入人工晶体,郑金辉的视力也只能看到物体模糊的影子和色彩,这让他的钢琴学习过程充满了困难与挑战。郑金辉对音乐特别敏感,简单的曲子听一遍便能弹出来。家里条件不好,没办法请老师,只能自学。遇到不懂的知识就上网查询,运用读屏软件将搜索到的内容读出来,再慢慢体会。”通过上网学习,郑金辉开始懂得分析曲中结构,找到每一条旋律的色彩,将音乐更好地表现出来。自学成才的郑金辉,常常受邀参加演出。娴熟的弹奏技巧,动人的琴音,为郑金辉赢来了知音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