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橘子教子无方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2/7/11

日前,与一位忘年交的朋友吃饭,说起他女儿,满脸幸福的样子,长得出众,嘴巴乖巧,人见人爱,活脱脱一个小精灵。朋友也有烦恼,那就是天天要帮上小学的女儿检查作业,帮她做手工,还要到外面采风完成拓展作业。我问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呢,年轻的父亲说,他受不了漂亮的女儿落在同学后面,受不了老师的训斥与白眼,我一声叹息,觉得有些越俎代庖。

交谈中,我的思绪回到了二十多年以前……

(一)

女儿两岁半时,我们并不理会她那拼死拼活的哭叫,就送进了我们学校的幼儿园,老师说,待我们转身离去,她就不会哭了,飞快融入与小朋友的玩耍中,好嘛,做样子给我们看的。打那以后,我们每天早上扛着她“丢”进幼儿园,就逃也似的离开。一段时间后,她看拗不过我们,就自己走着上幼儿园了。

晚上去接她时,老师说,回家不要让她吃饭,原因是她在幼儿园的中饭和晚饭都不好好吃,把碗里的饭搅得满桌子,老师要喂她,她就反胃作呕,故而要求我们饿她两天。哪知一回到家,她就搭着小板凳爬上桌子,自顾自地盛上一碗白米饭,并不管还没有做好下饭菜,一会儿就将白饭填进了肚里。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好像幼儿园只是去玩耍的地方,绝不吃那里的饭。后来我们也弄明白了女儿不吃幼儿园饭的原因,是不爱那种饭菜搅和在一起的吃法。但为时已晚,由于长时间只是在家里吃早饭,整个白天都不进食,加上在幼儿园活动量大,饿得不行,晚上回家又吃很多,这样下来,由隔食引起了消化不良,最终因“病”辍学了,女儿的幼儿园生涯就此止步于区区两个月之间,之后就是奶奶带着,享受着敞放的童年。

斗转星移,恍然间女儿快六岁了,面对即将上学的她我有些茫然,向做教师的老同学请教关于上学前班的事情,就定下来去读二个月的学前班,而后顺理成章地读小学。

女儿开始读学前班了,由于是插班进去的,什么规矩都不懂,测验时,别人做卷子,女儿就出去溜达,回来做不了两道题老师就收卷子了。放学回家,一群小伙伴跑到楼下,手里举着卷子喊着,这个说我考了分,那个说我考了98分,女儿也兴高采烈的大声喊到:我考了50分,人们都在正对楼下的厨房做饭,女儿爸爸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对我说:你也不管管。

(二)

那年的九月女儿上学了。常常中午回家就急着催我给她听写生字,说下午上学就要交,她爸爸早出晚归,我上完课回家也是筋疲力尽,做饭吃饭是第一需要,哪里管得了什么听写。我对女儿说,自己默写吧,开始的课文生字比较少,完成起来还好,但越往后面,生字量加大了,默写记不完,我就告诉她翻开课本读三遍,合上书再默写,一次完成不了,就多次。就这样,我做饭,女儿默写,我在听写本上签字,然后吃饭,上学、上班,中午时光就在紧张中划过。

数学测验发下来卷子,老师要求读卷子遍,并要求家长签字,我提笔签上“已读卷子遍”,告诉女儿,把做错的题更正就可以了,这样的签字我一签就是六年,感觉很荒唐。一次语文测验,卷子上有母鸡、公鸡和小鸡的图片,是看图说话,女儿用鸡爸爸、鸡妈妈的拟人称谓写了一段话,不料却被扣分,理由是还没有教拟人的手法,不允许自创。在那个年代,毫无选择地面对束缚思维的教学方式,很无语。

家长会上老师们轮番上阵,数落孩子们的不是,并直接与家长挂钩,好像与学校和教师没有半点关系。一次,老师用手指着我:听说你还是邮电学院的老师,你的女儿做错作业,你都不知道,还在上面签字。班上五十多个学生家长的眼光齐刷刷投向我,我努力保持着镇定。回家后,女儿小心翼翼地问:老师说了什么?我原话复述,问她:这是你的事还是我的事,女儿嗫嚅着说:是我自己的事,那一刻我觉得“孺子可教”。被老师数落一直持续了三年,形成心理障碍最大的是做爸爸的,他绝不会去开家长会。三年级期末的家长会,女儿居然破天荒地得到了数学老师的表扬,全班同学的期末考试只有她会用草稿纸进行验算,其他同学的草稿纸都是干净没用的,但老师并没有觉得自己的教学方法是问题的所在。

我一直觉得孩子的学习本来就是自己应该完成的,故而仍是每天只签字,并不检查作业。一年级期末考试前,我提出给女儿听写,她高兴得跳了起来,我问她:老师和妈妈比哪个的普通话讲得好?她说:当然是妈妈,我说:那我用重庆话,她想想,答应了;我又说:写出汉字、拼音的声母韵母,她说,老师听写的时候都只写汉字,我说:按我的要求,她又想想,答应了;我再说:标出拼音的声调,她反对:那个太难了!我坚持,不然就不给她听写,女儿忍不住哭了起来,我并不理会,终于她妥协了。的确,重庆话、拼音加声调,用这种方式完成听写很难,女儿一边听写一边抹眼泪,那唯一的一次听写持续时间很长,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打那以后,发觉她自己默写生字的时候,会在另外的纸上写下拼音。数学我教女儿用逆运算的方法检查。还告诉她,要分清楚哪些是不懂的,可以问我,哪些是自己恍错了的,要注意防范,就这样持之以恒地坚持着,过程很漫长。

四年级的时候,女儿回家说老师要求到她那里补奥数,我怀疑老师用读数学卷子的方法教奥数,就去书店买来奥数的教材,自己给女儿讲,小学奥数解题的思维方式很局限,本来用方程式能够迎刃而解的非要用代数的方法去解,难度无疑增加,我照本宣科地将女儿引进门,就让她自学了,后来的奥数竞赛居然获得过全国二奖。

(三)

玩耍是小孩子的天性,女儿小时候很调皮,但与男孩子不同,她不会惹事,只会将自己弄得七零八落的。那个时候,我们学校正在搞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俨然一个大工地,她一放学就去疯玩,经常回家都带着伤,衣服更是刮得东一个口子西一个洞。最可气的是爸爸和女儿还一道去钻什么秘密通道,美其名曰:女娃儿千翻点聪明。

校园哪里有什么稀奇玩意女儿都第一时间知道,一天回家,一身浅色的裙子黑黢黢的几乎看不出本色了,还边洗手边兴奋地告诉我,草坪里在扎树笼笼的狮子,她爬进去睡了一觉。新修了校门,门卫给我告状,说她放学回家从来不从大门进来,总是翻旁边的栅栏,而且还几个人约着,一人放哨一伙人翻。

学校大门口在修建礼堂,女儿和小伙伴顺着竖梯爬上了顶棚,在上面玩逮猫,被人发现撵了下来,告诉了我,说这个太危险了,为此我严厉地教育了她。没过两天,我下班回家,才走到楼下,就听得八层楼上女儿中气十足的哭叫声,到家一看,是爸爸一反常态地在打她。原来学校大门口旁边的培训中心已经修到五层楼了,女儿放学回来就翻脚手架爬上去,还在上面大声招呼小伙伴,被下班回家的爸爸看见了,吓的不轻,叫她下来,提着衣领就拖回了家,用一根筷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地打着手板,女儿则一边哭一边说出一堆同学的名字,说他们不敢上。老爸被逗笑了,自然也就不打了。

一天中午,我正在做饭,女儿小声叫门,隔着房门我就知道,又在外面千翻了。开门一看,一张显然哭过的花脸,衣服很脏,拖着书包。她说:放学回家,从堡坎上面翻上了一个小房子,踩漏了屋顶,从上面摔了进去,门是锁起的,出不来,就爬上一个柜子,抓住有我指姆粗的绳子往堡坎上面爬,还是太高了,出不来,就一边哭一边喊,过来一个叔叔,把她从上面拽了出来,还帮她从绳子上把书包取了下来。我被吓惨了,那是在建工地的配电房,柜子是配电箱,绳子是电线。幸好那是正规大公司承建的学校高楼工程,配电箱的绝缘处理很好,否则,后果真不堪设想。那天下午,是女儿小学生涯中我唯一一次送她上学。后来那被踏坏屋顶的配电房加高了一截,是防止傻孩子再爬上去吧。

(四)

女儿从小喜欢唱歌,自己提出想去少年宫学唱歌。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一大早起来,乘学校开下山的交通车,再转车去少年宫等着上课,女儿晕车,不敢吃东西,还必须在车上站着。她先后学过独唱、合唱,是少年宫小白鸽合唱团的成员,参加过不少演出。教唱歌的老师说最好学一种键盘乐,对唱歌的音准有好处,就报了电子琴班,开始学习我就要女儿自己记忆,一段时间后,她在二十多人的班里崭露头角了,老师常常叫女儿在台上领着大家弹琴,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同时起步的孩子有好多都是家长在帮着记五线谱、帮着记怎么弹奏乐曲。有的家长自己都会弹奏了孩子还在懵懂中。学琴三年后,在少年宫老师的引领下,女儿走进了录音棚,录制过电子琴业余考级曲目教学磁带。

每当寒暑假,少年宫要组织孩子到区县去演出,这个时候,老师要求就很高了,一首乐曲的演奏要反复推敲,我受不了那种严格的挑剔,对女儿说,不参加演出了,女儿想想说:还是去,我被她的韧劲感动着。

年,女儿五年级的时候被选中参加“和平小天使祖国大陆访问团”到台湾进行访问演出,那是由重庆市台联承办的祖国大陆第四届和平小天使互访活动。大半年时间,每个周末都是在训练排练中度过,女儿参加的是民乐演奏,电子琴肯定不行了,老师安排她现学打击乐,京剧的板鼓、手板、镲,还有木鱼、三角铁、碰铃等,一下子要掌握好几样乐器,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板鼓和手板,为此我们专门到重庆市京剧院找老师学习了一个下午。那京剧的板鼓直径有25厘米,中间振动发音的鼓面仅有8厘米左右,双手握住箭杆,小臂肌肉拉紧支撑传感活动于手腕,依靠手腕的关节活动,甩动双手发力贯通在箭头上击打板鼓中心的发音区,开始的时候,根本敲不出标准的声音。练!女儿白天上学,放学回家就加紧侍弄一堆打击乐,手腕练得又红又肿,拿笔写字、吃饭拿筷子都喊疼。打击乐练起来很吵人,尽管每天都门窗紧闭练习,但还是有小伙伴给女儿说:我们这幢房子有人出家了,天天在敲木鱼呢。

民乐演奏的小乐队里,有胡琴、扬琴、琵琶、阮、笙、大提琴等,打击乐在其中承担的是指挥的角色,女儿要用那么多种打击乐在十多分钟的民乐演奏中于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乐器击打出不同的节奏,加上又是新学,难度极大。星期天一整天的排练往往在深夜才结束,回家的路上,女儿在老爸背上进入梦乡,我则背着那一袋子乐器,觉得太辛苦,就找到老师说不去了,被狠狠尅了一通,老师说:前次到三峡库区演出,我还要帮着孩子背电子琴都觉得没啥子,你也说不去了,这次你又来了,我告诉你,去美国、日本都方便,但是去台湾不是想去就能去的。的确在当时,访问台湾还处于民间交流阶段。出访前接受市里面的审查演出,老师对我说:女儿演奏得很好,也很有舞台范。这个时候我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女儿读四年级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家里用六千元买下了一台全新的二手钢琴。由电子琴改学钢琴的难度是手的力度,为此老师要求女儿在手腕处放硬币,然后快速地跑音阶弹奏练习曲,不能让硬币掉下来。练习是枯燥的,累了、手腕塌了那硬币都会掉。多年以后女儿读大学了,说到学钢琴的辛苦还要自爆秘密,我说:是用口水粘硬币吧,她诧异我早已发现,原来,为了跑音阶时硬币不掉下来,她就用舌头舔一下再粘在手腕处,我当时看见了,不去戳穿,是觉得她已经很努力了,长大后的女儿感动地拥抱了我。

(五)

女儿小升初考上了第二外国语学校,不用交高额费用,当年那可是三千多娃娃应考,只有60名学生是这个待遇。有印象派的朋友问:楞个千翻能够考上二外?有实在感的邻居说:一天都听到你在喊:弹琴!弹琴!居然还考取了二外?其实不可思议是外在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内涵。

故事讲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你这哪里是教子无方呢?我要说的是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个体教育,无方便是有方,有方便是无方,陪孩子长大,有方无方尽在方寸之间。

橘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