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去掉繁文缛节的东西,剩下的都是故事。
纪录片《生活万岁》记录了15个中国人的生活,不同职业,不同信仰。
94分钟,14个故事,每个故事不到7分钟。
他们的人生,不起眼,没有反转,没有逆袭。
看完后,很多人哭了。
这不就是真实人生吗?
普普通通,却刺骨。
还完债,我要去毛主席纪念堂
上海,夏天,42度。
82岁的老奶奶守着油锅,吆喝着:“臭豆腐五块,两个油墩子(上海小吃)五块。”
老奶奶有三个子女,本想着养老无忧。
结果三个子女吵着要做生意,逼着爸妈卖掉住了半辈子的房子。
把爸妈一辈子积蓄败光后,人消失了,留下一大堆债让二老还。
为了给子女还债,老奶奶推车叫卖小吃,风雨无阻。
“我也没办法啊。我要给他们还债。谁叫我是娘呢。”
活了大半辈子,突然欠下巨债,老奶奶却很平静。
深夜收摊后,老奶奶跟老伴唠嗑:“咱们把债还完后,要去干嘛?”
老伴说:“到阎王爷那里报到呗。”
老奶奶说:“我要去毛主席纪念堂呢。”
说完,奶奶笑得特爽朗,好像明天就能去毛主席纪念堂似的。
“还是租套好一点的房子吧,咱们现在过的是19世纪的生活啊。”老伴望了望破旧的天花板。
“换了大房子,不还是睡这张床。”
比起大房子,老奶奶还是想去看毛主席。
我这邋遢样,怎么算个好人?
西藏拉萨。
来自河南的66岁老大爷,在这座城市蹬三轮,已经10多年。
他载了无数人去布达拉宫,自己却从没进去过。
“过去块钱,我没舍得去。现在涨到块,更舍不得去了。”
早上在家吃碗斋面,之后便出去揽客、载客,深夜返“家”。
客人看他蹬得气喘吁吁的,问他这么大年纪了,怎么不回家呢?
“这里赚钱比较多。”
在拉萨生活了多年,但这个城市的一切,似乎都跟他没多大关系。
没有人知道他有没有亲人。
他总是一个人踩着三轮车,穿梭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他常在景区外拉生意,“去不去?走不走?”
别人问多少钱,他总爱说“你看着给。”
有些客人不理睬,有些会说:太远你去不了。
这时大爷会说,那我就找近的哈。
遇到高原反应的游客,他就尽力蹬快点,好让病人得到及时救助。
遇到不那么的客人,他就说:“咱们慢一点,我也上了年纪。”
在高原蹬了十几年三轮,大爷也老了。
“退休”回老家前一晚,同行们给他送行。
大家边喝边说信仰,有人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人说大爷是个好人。
借着酒劲,大爷不开心了,说自己怎么是个好人?自己这邋遢样哪里是个好人?
第二天,中秋前夜,大爷带着仅有的两包行李,搭上顺风车离开。
渐行渐远的,还有他一辈子都没进去过的布达拉宫。
我没偷没抢,凭啥嘲笑我的工作?
广州,凌晨12点。
明哥骑车奔向大排档,到点上班了。
20多年来,他几乎每晚都在这里,沿街叫卖田螺、陪酒陪唱。
江湖人称“炒螺明”。
常客喜欢跟明哥喝酒抽烟唠嗑。
陪客人喝爽了,他开始唱徐小凤的歌。
穿着出位、手掐兰花指……
独特的装扮和唱腔让他成为附近的红人,也让他时常遭受旁人的模仿和嘲笑。
早年和妻子离婚,明哥靠陪酒卖唱,把女儿养大。
供女儿上大学后,女儿说班上同学嘲笑他的工作。
女儿埋怨他,想让他换工作。
明哥反问女儿:你同学爸妈扫大街,捡垃圾,你有嘲笑过他们吗?
女儿说没有。
“那他们凭什么嘲笑我的工作呢?”
没偷没抢,凭自己努力把女儿养大,明哥问心无愧。
就像他最爱唱的那首歌《逆流顺流》所写:“不相信未作牺牲竟先可拥有,只相信是靠双手找到我欲求。”
最后一桌客人结账走了,明哥可以下班了。
他推着车,摇摇晃晃,累了,就挨在街上的栏杆休息会。
当别人问到他心底最难受是什么时,他会说:“我的女仔(女儿)。”
我尽量活久一些,不能让你一个人瞎摸
成都街头。
一对盲人夫妻在卖唱,最爱唱邓丽君的歌。
收摊后,两人推着小推车回家。
老爷爷拄着拐杖在前边探路,老奶奶在后边跟着。
过马路时,老爷爷会特意提醒奶奶注意车辆;下雨时,他会在小车里摸出雨伞,给奶奶撑着。
中秋这天,他们特意买了啤酒和肉,庆祝过节。
吃肉前,爷爷提议碰个杯,奶奶开心附议,但扑空了好几次才碰上。
奶奶大口吃肉,跟爷爷撒娇:你摸摸我的脸蛋,觉得我是不是漂亮的女孩子?
他们在一起22年了,从没见过对方长相。
即便样貌装不进眼睛里,但他们的内心装着彼此,就够了。
在爷爷眼里,奶奶就像小朋友一样,赚到一张全新的5元也可以开心好几天。
在奶奶心里,爷爷就像一个战士一样,什么都能替她解决。
即便外界的光照不进他们的世界,他们却是彼此的光源,就像爷爷说的:我活到这个年纪赚到了,没多少时间了。我尽量活得久一些,不能让你一个人瞎摸。
看不见很苦,生活更苦。
但在老爷爷看来,我们有幸来到这世上,就是来享受快乐的。
最终,他们攒够了钱,买了电子琴,在街上唱歌时更开心了。
我选择看到孩子的笑容,选择希望
儿童病房。
一名医务工作者扮成小丑样子,逗孩子们开心。
可孩子们不知道,眼前这位年轻人,是癌症患者。
白天逗人开心,晚上他也会不甘:我没做过亏心事,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他想拍电影,努力学习。
就在考上编导专业那天,母亲检查出癌症。
他放弃梦想,考取护理专业。
当他学会怎么治疗妈妈的病时,她却去世了。
当他从母亲离世的伤痛中走出,一心救死扶伤时,自己又被查出癌症。
命运,似乎总是为难好心人。
有时他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会让家里有两位癌症病人。生活于他而言,真的很矛盾,他完全可以选择堕落,反正终究一死。
但他没有,他还是选择看到孩子们的笑容,选择了希望。
天亮后,他跟着视频,学更多表演,逗更多生病小孩开心。
将来我好好踢球,挣钱给你在这儿买个房
上海三林,廉价出租屋。
租客宋氏父子来自贵州。
宋爸爸是城市高楼的“蜘蛛人”。他负责清扫的高楼,房子均价都在20万以上。
父子俩租住的出租屋,脏乱狭小,窗户是纸糊的,洗衣服要去马路上的水池里,父子俩同睡一张床。
16岁的儿子小宋是上海一家球队的学员。
老宋当年背井离乡时,就带着小宋,咬紧牙关也要让儿子在上海求学。
现在对儿子的足球“事业”,也是无条件支持。听到儿子训练要练胸肌,他二话不说给买牛肉、蛋白粉,花费不菲。
拍记录片那天,老宋带小宋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让儿子在几百米的高处体验了一把“蜘蛛人”的感觉。
“你知道爸爸一个人带你也不容易,争口气。”
“将来我好好踢球,挣钱给你在这儿(陆家嘴)买个房子。”
我们都向往美好生活。
现在,美好常常与物质挂钩,伪装成美好该有的样子。
但这群别人眼中60分以下的人们,却告诉我们,即便物质不美丽,也不阻碍普通人看见美好,散发美好。
他们的生活看起来“不及格”,但却为这个残酷的世界增分。
生活纵有千百般不易,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
每个人都尽力地活着,笑对人生。
素材来源:《生活万岁》小基快跑改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