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3000个名额半小时抢光,老年大学点亮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3/7/14

“绘画、朗诵、摄影、话剧、电子琴,10多年来我学了好几门课程呢!”提起老年大学,75岁的老人沈光培赞不绝口。退休后没多久,他就在金陵老年大学报名,从机械专业的“理科生”发展为能歌善舞的“文艺人”,老年大学点亮了他的人生。

数据显示,江苏省60岁及以上人口达多万,占总人口数的21.84%,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江苏如何应对日益多元的养老需求,让“夕阳红”绽放光彩?

课程与时俱进,按需设置

从朗诵到书法,从声乐到舞蹈,今年65岁的赵萌在江苏青春老年大学报名了10多门课程,每周大部分时间,她都“泡”在老年大学,给自己“充电”,还收获了深厚的同窗情谊。

省老年大学协会副秘书长、江苏青春老年大学副校长陈勇介绍,学校创办于年,目前有8个系、90多门课程,在校学员多人。“我们在开设课程时以学员需求为导向,他们想上什么课,我们就会找老师来教,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和江苏青春老年大学一样,全国创建最早最具影响力的老年大学之一的金陵老年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也会基于老年人需求进行实时调整。“近年来,我们发现老人文化水平明显提高,除传统的时政类、养生类和文艺类课程外,还新增了南京历史文化介绍等地方特色课程以及西方影视作品赏析等课程。”金陵老年大学教务处处长虞伟亮说。

在江宁区淳化街道老年大学,新开设的“形体课”一经推出就被一抢而光,相比以往的广场舞课、养生课等传统课程,新开发的课程因为显得“年轻”格外吸睛。“我们也一直在商量,课程设置如何与时俱进,如何真正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淳化街道老年大学原校长吴国平说。

最与时俱进的课程是“智能手机”课。年,江苏青春老年大学开设电脑系,教授电脑理论和实践知识。而随着智能手机发展,年,摄影电脑系引入智能手机操作和手机摄影等课程,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现代化设备发展太快了,我们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抛弃。”今年68岁的李春华已经上了一年多的智能手机课,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网上打车、网购、导航,被亲朋好友戏称为“银发弄潮儿”。

课上学会了,课下操作时遇到问题该怎么办?为金陵老年大学智能手机课教师王媛特意组建了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