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常州市歌舞剧院沿革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2/11/17

江苏省常州市歌舞剧院,前身为年元旦成立的常州市文工团,现位于常州市钟楼区长江中路号。初建时成员由常州市属各专业剧团部分人员、省戏校毕业生及市内新招学员等人组成。年3月,改名为常州市歌舞团,属集体所有制性质。团部先设在常州市天宁区十子街,后迁常州市天宁寺。

年,在常州市永红公社新华大队(现清潭路号)征用土地7亩多,建造新团部为粉色大楼。主楼高5层,面积.8平方米,附设大小排演场、布景制作工场、食堂、男女浴室等,年竣工,是常州市第一个配套设施比较齐全的专业演出团体团部。年更名为常州市歌舞剧院,是常州地区的国有文艺院团。

常州市歌舞剧院的前身常州市歌舞团筹建时,上演话剧《槐树庄》,建团后排演大型歌舞剧《农奴戟》,巡回演出于常州、武进、无锡、苏州、太仓、昆山、常熟、江阴、靖江、泰兴、扬州、镇江等市、县,达3年之久。当时,还演出《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草原儿女》、《沂蒙颂》、《风华正茂》、《洗衣歌》、《年福水》、《蝶恋花》、《美丽的心灵》、《百鸟朝凤》、《喜送公粮》等剧和节目。

年前后,主要创作排演反映常州经济腾飞、工业战线“小桌子上唱大戏”的话剧《东风凯歌》等剧(节)目。年,郭尔生等创作的舞蹈《金道钉》、《工农一家亲》,孙谓根、王惠娟的二重唱《上山下乡好》参加江苏省专业文艺团体调演。年,舞蹈《长龙飞舞》、《我为农机披新装》,三重唱《真比姐妹亲》,独唱《不落的太阳常青的松》,锡剧小演唱《赞龙》等参加江苏省专业文艺团体创作剧(节)目会演,分获创作、演出奖,丁德邻获舞蹈《我为农机披新装》的舞美奖。年5月,舞蹈《二泉映月》、《春水盈盈》、《欢腾的乡村》等参加首届华东六省市舞蹈会演,程胜亚获表演二等奖,郭静凤、吴军、丁德惠、吕雅白、赵慧珠获表演三等奖,阎建民获作曲三等奖。年,舞蹈《江南翠竹》参加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舞蹈会演,陈丽华获编导三等奖,柳吉等获表演三等奖。年,尚敖大创作的女声独唱《绿满江南》被常州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节目录用后又改编成电子琴独奏曲,制成常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始播曲、并在全国市(地、州、盟)广播电台文艺广播协作会年会上获优秀节目奖。

年后,连续排演《洪湖赤卫队》、《悲喜之秋》、《霓虹灯下的哨兵》等歌剧、话剧。定名歌舞团后,首排舞剧《宝莲灯》,接着演出歌剧《货郎与小姐》、《秋海棠》。

年4月,带着一台歌、舞、器乐曲节目首次赴舟山、宁波、杭州、南昌、株洲、衡阳、长沙、武汉、黄石、九江、庐山等市演出,并与当地歌舞团体进行艺术交流和联欢,在武汉演出时,部分声乐演员还得到歌唱家吴雁泽的辅导。

年后,派出演出队和承包演出队多次至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福建、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等省、自治区、市演出流行歌舞节目。此外,还经常为常州市政府的外事活动服务。

年,为联合国亚太地区新闻圆桌会议的代表演出。

年9月,和孟加拉国文化代表团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年受邀赴加拿大参加“温哥华国际龙舟艺术节”,带去舞蹈、器乐、声乐等38个节目,历时21天,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东方文化使节”。

年与江苏省歌舞剧院联合创作演出的大型民间歌舞《好一朵茉莉花》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展演并获得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江苏省政府为剧院颁发了集体二等功称号。

年,歌舞团新创作的舞蹈作品《清清河边》、《渔姑·鱼鼓》、《战地雏菊》等参加全省舞蹈大赛获佳绩,其中女子群舞《清清河边》被文化部选拔参加全国第五届舞蹈大赛,获优秀创作奖和优秀组织奖,使该团成为极少数跻身于全国舞蹈比赛的地市级歌舞团之一。歌舞团二胡演奏员徐静、扬琴演奏员杨晖和文化艺术学校青年教师孙小茅的笛子独奏在省第四届民族乐器比赛中均获演奏三等奖。年内常州文化艺术学校组织10名学生出访韩国,进行文化交流。

年,原创舞剧《格桑花·茉莉花》在江苏省第六届音舞节上,一举夺得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等六大奖项,该剧还获得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江苏舞台精品等大奖。

年7月,常州市歌舞团更名为常州市歌舞剧院,是江苏省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升级成为江苏省具有社会影响和享有盛誉的歌舞艺术团体之一。

常州市歌舞剧院人才辈出,策划团队、编创、舞蹈、声乐、器乐专业艺术人才均具有独特的艺术才华和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具有专业的演出水准。

年,原创舞剧《格桑花·茉莉花》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代表剧目进京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本次会演是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等国家部委联合举办的全国性大型会演。该剧荣获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最佳新人奖、导演奖、音乐奖、舞美奖(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演员奖。江苏省人民政府记常州市歌舞剧院集体二等功,常州市人民政府予以通报表彰并给予经济奖励。

年应邀出访老挝首都万象、美国芝加哥孔子学院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受到当地各界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

年7月再次赴美进行文化交流与学习。

年4月,该院组建了“常州市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常州民乐团)”,本着“不求所在,但求所有”的建团模式,采用创新机制,打造全新平台,在现有市歌舞剧院民乐队基础上,以演出活动为纽带,全面整合集聚市内外专业民乐力量和民间民乐力量,成立组织灵活,管理创新,品质有保障的全新民族乐团。

年3月,歌舞剧院组织创排文旅融合创新舞台剧《信仰的力量——致敬“常州三杰”》。用舞台艺术形式把在革命岁月的长卷里,“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用行动书写对国家、对人民的浓浓之情和常州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呈现了出来。同年6月,该剧在常州大剧院连演3场,收获观众好评,这也是该剧创排后首度亮相。

该剧以歌曲、舞蹈、民乐、情景剧等形式,在一个小时中将“常州三杰”守信仰、重道义、有情操、勇担当的精神娓娓道来。著名作曲家何占豪此前为常州量身创作的二胡协奏曲《江南第一燕——致秋白》,融合了人、物、情的原创锡歌《江湖忆旧游》,吹响战斗号角的《惊雷颂》等精彩段落,既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也让观众感动、共鸣。

该剧由曾任市歌舞剧院副院长的祝玉峰担任主导演,启用了团内3个年轻编导进行创作,演员汇聚了市歌舞剧院老中青三代,以及部分其他院团和市文化馆的文艺骨干共80多人。

年6月,江苏常州市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心韵”组合入选文旅部“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于7月赴河北省廊坊市参加全国展演,当时,全省仅2个乐种组合入选。

“心韵”组合是常州市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一支室内乐组合,由15位优秀青年演奏家组建而成。曾获“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铜奖、江苏省音舞节比赛一等奖、江苏省文华奖比赛最高奖、江苏省“茉莉花”民族器乐大赛获优异成绩。作为文化使者曾多次获江苏省政府、常州市政府的委派,赴加拿大、美国、德国、葡萄牙、丹麦、芬兰、老挝、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访问演出,所到之处,观众好评如潮,赞誉有加。

当时展演入选作品之一的《漫步青果巷》是由乐团顾问、国家一级作曲王爱康先生所作,用音乐的方式展现了承载常州悠久历史、凝聚常州人难舍情怀的“江南名士第一巷”——常州青果巷,传扬常州文化历史,宣传常州城市形象。

常州大剧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