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父亲用生命做代价,教给我的人生道理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3/3/30

#父亲#

引语:昨天是父亲节,但我却把这篇关于父亲的文,写在今天,因为今天是我父亲的忌日,这是他离开我的第二十四个年头。

前言一: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过早地失去父亲这件事,是我内心永远无法结痂的一道伤口,所以我不想轻易去触碰,更不想轻易去和别人提及。

昨天在写文群里看到有文友称,她在父亲节这天写父亲的文,把自己写哭了。其实我一直不敢去看别人写的这类文,因为害怕自己的悲伤一触即发。

前年夏天,我的一位小学男同学,在长沙做空调安装,结果因为操作不慎,从二十多层的高楼摔下来,当场殒命。

我和这位同学自小学毕业以后就再没见过面,也没有再联系过,但是在朋友圈看到别人传出来的这个消息,我却失声痛哭。

只因为我的父亲和这位男生一样死于非命,并且是在年龄相仿的年纪,悲伤就在那一刻铺天盖地地涌来。

我脑海里出现了父亲刚走的时候,我们家每一个人的样子。然后联想到这位同学,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得经历怎样巨大的痛苦历程,才能走出来。

或许他的孩子会和我一样,身体里终生隐藏着一种疼痛,不知道会在何时就会出来突袭,然后痛得无以复加。

前言二:因为过早地经历了世事的浮沉,看穿了人心的阴暗,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内心灰暗多过阳光。

从懵懂少年到心智成熟这个阶段,相比其他人,我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让那颗脆弱又千疮百孔的心,逐渐恢复生机。

结婚成家十多年后,如今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世人都说为母则刚,成为母亲后的喜悦和刚强,淡化了我失去父亲的悲伤。

对于过去的那些经历,我开始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用更理性的思维方式去评判。

父亲虽然只在我懵懂年少时陪伴过我少许年,但是他同样教给我很多人生的道理,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作为一个父亲的教育责任,只是需要我在自己的漫漫人生路上去细细感悟。

身体力行后,我才能真正感受世事无常的无奈。

父亲的突然离世,给我们家致命一击。原本那么和谐美好的家庭,从此残缺了,关于世事无常的无奈,我比常人有着更早更深刻的感悟。

我曾无数次试想过父亲生死关头,他的心里在想什么。他一定十分愧对自己的父母,千分挂念自己的妻子,万分不舍自己的一双儿女。

二十年前想起这些,心里拧作一团地痛。

而二十年后,我却告诉我的丈夫:人生的意外无处不在,万一有一天意外降临我身上,请大家都不用为我伤心。因为我活着的每一天,都觉得开心快乐,如果我不得不离开,我唯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得不到好的照顾,所以你好好照顾孩子就行了。

于是当我再次回想父亲弥留的那一刻,我会告诉自己,父亲那一刻的遗憾,应该只是没有陪我们好好度过余生。如果我们幸福快乐了,那父亲就没有遗憾了。

痛苦的泥沼,总有一天你能拔出来。

青少年时期,我陷入过很长时间的抑郁,整晚整晚睡不着,脑子里的想法天马行空,天亮以后却精神萎靡。

我上的私立初中和重点高中,收费昂贵,管理严格,但是我觉得我自己不配得到这一切,因为父亲不在了,是我的母亲在倾力支撑我的人生,她希望我谋得更好的前程。

背负这样的希望,同时内心的犹疑和否定一直纠缠我,我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经常反复,就在这样的状态下我高中毕业后只勉强考上了二本。

上大学以后,我远离了原来压抑的生活环境,又进入了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我的心情慢慢好了起来,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当我领悟到只要我们过得幸福快乐,父亲就没有遗憾的时候,我的人生变得轻松很多了。

不用再背负种种精神枷锁,我可以自由追求幸福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从痛苦的泥沼里拔出来了。

生命无常,我们才更需要投自己所好。

精神状态恢复后,我开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找寻自己内心喜欢的生活方式。

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以后,我重新回顾父亲在世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试图找寻父亲这一角色刻在我生命里的意义。

父亲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记忆中他多才多艺,会弹电子琴,会拉二胡,会游泳,写得一手好字,人勤快又乐观。

如果真的有在天之灵,我相信父亲一定不愿意那时候的我是伤心愤懑的我,他一定希望看到我是活成他那个样子的我,对新鲜事物保持一颗好奇心,对美好的事物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待人真诚友善。

我开始有意识地摆脱一直缠附在我身上的那些负面情绪,以及消极待世的想法。我的骨血里,留着父亲遗传给我的快乐因子。

到了全新的环境里,我一旦决定不再将自己紧绷了,那些快乐的因子蠢蠢欲动,大学的后两年,我开始明媚起来。

到如今,我觉得自己已经从失去父亲的那个阴影里走出来了,回顾这一路,我觉得父亲的精神一直在影响我,很多在当时痛不欲生的那个时刻,总有一天会让自己饱含眼泪却又微笑着说出来。

因为我的那一段经历,会成就我更加饱满的一生。

像父亲那样,去做一个有榜样力量的家长。

我的脑海里一直有这样一首歌,其中的有段歌词是这样的“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李谷一老师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八十年代末期家喻户晓。

父亲很喜欢这首歌,他将这首歌词抄下来并谱了曲,用电子琴弹唱,还教母亲一起唱。

这副画面深刻在我的脑海里,多年以后,我才发现,那是父亲留给我最宝贵的遗产。不管白天多忙多累,父亲都会在晚上兴致盎然地练习弹唱,并且和母亲一起在我们面前秀恩爱。

如今我也到了父亲当年去世的年纪,我也想象父亲一样,给我的孩子留下精神财产。

这些年,我保持阅读、健身的习惯,业余时间学习舞蹈和英语,并且激发了自己最大的爱好:写作。也正是因为开始了写作,我才能在今天,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些年我内心的感触,以及对父亲的感念。

我希望在我的孩子长大以后,和他们的同伴说起当年的母亲,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一如我现在和同伴谈及自己的父亲,觉得他那么厉害,让我和我弟弟望尘莫及。

父亲过世后,我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和别人提及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哪怕自己在很多个夜晚因为思念父亲而哭湿了枕头,但我决不允许别人向我投射怜悯的眼光,因为我的内心如此要强。

如今我终于明白,不论经历了什么,只有自己站起来了,才真正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否则只是虚妄的自尊心作祟。

我曾经执念于为何老天爷要如此对我,世界上这么多人,为什么年少丧父这种事情,偏偏会发生在我身上。

我曾经无数次幻想,父亲只是出了一趟远差,他会在某一天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带着他一贯爽朗的笑声。

我曾经对母亲说,只要父亲还活着,我能接受任何一种他存在的方式,哪怕他是疯的,是傻的,是瘸的,是瘫的。

可是我知道,这些永远都不可能会发生了。

结束语:如今,我终于可以将这件事,像我人生中的其他经历一样说出来了,我终于可以正视自己是个从十多岁开始便没了父亲的孩子,因为这并不影响我,做一个开阔的母亲,成就自己的人生。

余生中,我都会秉持着对父亲的这种缅怀,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披荆斩棘。

愿父亲,安息。

作者简介:80后中年少女,在理工科专业里摸爬滚打多年,最后却选择用文字安抚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