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多写多参加比赛作曲学子孟桓锋崭露头角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3/3/31

孟恒峰(右)获国家大剧院第六期“青年作曲家计划”一等奖

今年年初,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孟桓锋的作品《在黑暗背后II》(指导教师:郝维亚)在国家大剧院第六期“青年作曲家计划”中获得一等奖。同时,他也获得国家大剧院再度委约一部管弦乐作品的机会。评选过程中,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对作品的演绎,让孟桓锋收获颇丰,“作品由乐团演奏出来,与自己的想象之间是有出入的。”在他看来,逐渐缩小想法与呈现之间的距离,是他当下最应加强的地方。“感谢‘青年作曲家计划’,给我提供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也让很多人听到了我的作品。”

在电影、小说中获得灵感

最近几年,孟桓锋很喜欢科幻题材的文艺作品,尤其是在看完库布里克的电影《:太空漫游》和刘慈欣的小说《三体》后,他时常在晚上仰望天空,无论是点点星光还是看不到星星的夜晚,总能让他开展无尽的想象。于是在年,他以《在黑暗背后》为题,创作了一部为笛子、笙、打击乐、琵琶、筝而作的民乐作品。“《在黑暗背后》全曲时长7分钟左右,这是我第一次尝试跟宇宙相关的创作,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作品在年12月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上获得了优秀奖。

为了参加国家大剧院第六期“青年作曲家计划”,孟桓锋选择用交响乐队的形式,再次对宇宙这一宏大主题进行创作。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在这次创作中孟桓锋选择以小见大,“宇宙之浩大,是我没有见识过的。我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写我对宇宙的想象,以及对神秘世界的向往。”《在黑暗背后II》第一部分,用音乐回顾人类在宇宙探索方面的历程;第二部分展开对宇宙样貌的想象;第三部分,孟桓锋幻想出一个具体的情节:人类战队在宇宙中遇到神秘的求救信号,作品并没有描绘人类战队是如何做的,而是把选择权留给了听众;第四部分音乐材料回归第一部分,同时描绘了人类战队在经历宇宙探索之后回到地球,再次在地球上仰望无尽的宇宙。

尽管作品完成后,孟桓锋从西贝柳斯打谱软件中听过模拟的乐队演奏效果,但最终交响乐团的演奏还是让他大受震撼,“乐队的演奏是充满情感的,尤其是在表现宇宙之大、浩瀚无边时,我坐在国家大剧院的台下聆听,那一瞬间很感动。”通过乐队的排练、演出,孟桓锋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软件和真实的乐团声音在音响平衡上是不同的。软件中所有的声部都特别重,每个声部的声音都很清楚,但当交响乐团演奏时,一些不合理的配器就会让有的声部声音变得很小。”同时指挥和首席也为他提出了一些建议,“有一处拨弦与拉奏的转换声音很小,很难被观众捕捉到。首席告诉我可以换一个方式,就能演奏出来。现在我对乐队作品的写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比如在配器的过程中更注意平衡,在细节上有更多思考,多了解不同乐器演奏方法,把作品写得更合理等。”

音乐是我最重要的表达方式

作品中,孟桓锋的音乐表达宏大而气势磅礴,而他本人并不善言辞。他说,自己很庆幸选择了作曲,能够用音符代替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情绪。

孟桓锋是山西太原人。6岁时,父母送他去学电子琴,才学了一个月他就坚持说自己不喜欢,没有继续学习。直到12岁时看到表妹弹钢琴,他突然有了兴趣。当时,孟桓锋已读中学,身边其他同学都是停掉兴趣班专心学文化课,只有他反其道而行,想学钢琴。幸好父母很支持他,为他找了老师,从识谱开始学起。在学钢琴的过程中,孟桓锋感觉自己越来越喜欢音乐。

“我从小喜欢唱歌,但我不敢在人多的时候唱,都是自己在房间里关上门悄悄唱。”逐渐地,他感觉自己弹琴时,比关上门唱歌时要放松。看到孟桓锋真心喜欢音乐,老师建议他可以尝试学习作曲。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年他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系,师从芮雪。

到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后,孟桓锋感到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差距,“班里有一半的同学都是从小学习各种乐器的。”一次他和一位非作曲系的同学聊天,对方提到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当时孟桓锋并没有听过这部作品。同学说:“你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都没听过,怎么能学作曲呢?”这句话给孟桓锋不小的打击,他开始按照音乐发展史去听大量作品。时至今日回想起来,孟桓锋很感谢当年同学的这句话。

年,孟桓锋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先后师从胡银岳、陈泳钢、郝维亚学习。年,他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师从郝维亚。“我觉得就算我从小学钢琴,也不会走演奏这条路。我太怯场了,没有办法在台上演出。但我很享受自己一个人创作时的状态,很幸运,我找到了最适合我的方向。”

机会需要自己争取

孟桓锋读大一时,作曲系教授郭文景发起的“中国室内歌剧创作推动计划”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当时他作为剧务负责在演出中摆台、更换道具。“那时我就想,我要好好学作曲,等到自己有能力创作歌剧片段时也一定要参加。”之后每一年他都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