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满头银发,弹着电子琴演奏的人,是民歌歌手胡德夫。
他被人称为音乐诗人,对于音乐,他说:“一首歌已经不只是一首歌,它还是一块地,人要在这块地上种下现在、种下灵魂、种下拥撞和咏叹。”
在《音乐通识课:胡德夫讲世界民谣简史》这部书里,胡德夫向读者展示了世界各个地区的民谣。这其中,有中世纪流传下来的中古民谣、有钟爱竖琴和风笛的凯尔特民谣、有旋律优美的爱尔兰民谣,还有克制和冷静的北欧民谣……
全书共分为二十八篇,每一篇都遵循这这样的结构:民谣特色介绍、经典作品/作者的分析、音乐推荐、歌单。胡德夫对每一种民谣的讲解都很简单、一阵见血,很少有个人的感慨和感受描写,显露出一个音乐人的谦逊和低调。这样的结构设计,也很方便读者翻阅和查找。
这是一本需要带着耳朵看的书。在读每一篇章的时候,看着对民谣特色的讲解和歌单,都会马上把歌曲搜索出来,对照着聆听,把书里的介绍和自己的感受进行对比。
胡德夫说:“无论对于作者还是听众,无论对于个体还是民族,民谣都是一种倾诉、一份情感的表达。”
《唤我回家》是一首凯尔特风民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歌曲,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表达对家乡思念的歌曲。对于爱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思念,这其中都包含了温情和安全感,而这首歌里的温暖气息,可以让人与这两者产生关联和联想。
《音乐通识课:胡德夫讲世界民谣简史》里,还有对校园民谣的介绍。这里面有为我们所熟知的《青春无悔》、《同桌的你》、《那天》、《青春》、《白桦林》、《那些花儿》、《旅途》、《白衣飘飘的年代》。这些歌曲里,有我们从校园踏入社会时那一缕青涩和纯真,记录着象牙塔里的珍贵时光。光是看着歌名,这些歌曲的曲调就已经在脑海里循环播放了。而歌曲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调动起来的那抹情愫。
胡德夫在前言中讲起民谣的定义时,说民谣就是带着旋律讲故事。这个故事里,有真挚的情感、有真实的经历。比如,在中古民谣《乔迪》中,就记录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串货,乔迪因为偷窃十六只鹿,被判处绞刑。他的妻子向法官求情,并提出用自己的孩子交换丈夫乔迪。法官没有同意,处死了乔迪。乔迪的妻子非常伤心,在歌声里倾诉着自己的深情,唱出了哀怨缠绵的《乔迪》。
胡德夫说:“我们已经习惯了用音乐做自己的脚注。”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么几首歌,这些歌里,至少有一首是民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