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声生不息热播后,粤语歌的原创性受质疑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3/5/11
北京扁平疣医院网站 http://pf.39.net/bdfyy/zjft/210314/8744638.html

#奇妙知识季#

前文说了。在香港经济崛起,香港民众在工作之余对消遣娱乐的渴求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许冠杰等人的试验,大量影视剧的配乐催生了香港粤语流行曲。

其后一些歌唱比赛为年轻人提供表演舞台,以及电台及唱片业协会合办的十大中文金曲奖活动完善了这个商业体制。于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香港粤语流行曲发展终于走向成熟。

那么80年代的香港乐坛是如何发展的呢?

题外话:那些忠实粉丝应该会知道我接下来要介绍的人物。因为我讲的是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所以呢。尽量在有限的资料里,不偏不倚,简单作个介绍。但因为我不是当事人也不是当时的见证者。所以可能有些东西会有一些错漏。如果有问题的,大家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指正。

另外“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家千万不要捧一踩一。据我了解,其实你们的偶像他们的私交不错,感情很好,他们也不希望各家粉丝互相攻击。就我个人而言,他们我都很喜欢。如果大家都是喜欢听粤语歌,喜欢他们的话呢,就一起支持粤语歌的发展,不要内讧互斗。

“三王一后”的崛起,实力偶像们的争鸣。

进入80年代,香港乐坛正式形成,唱歌正式成为一份职业。唱片公司、电视台等机构亦纷纷加入这个造星运动。

这期间,香港乐坛开始飞速发展,各个实力偶像们开始展露头角,慢慢形成了“三王一后”的局面。

谭咏麟

香港乐坛的常青树,被誉为“乐坛校长”。

年加入Loosers乐队,开始,到年担任温拿乐队主唱,这段时间主要是以翻唱欧美英文歌为主。直到年发行个人专辑《反斗星》才算是他个人正式出道。

年,凭借《想将来》这首歌入选第4届十大中文歌曲奖,从此开始他长达10年的演唱事业高峰。

在年到年期间发行的专辑《雾之恋》、《爱的根源》,《爱情陷阱》被誉为爱情三部曲。自始奠定了他乐坛天王的地位。

然后在年宣布不再角逐乐坛的歌曲奖,但仍然活跃于乐坛。大家所熟知的《讲不出再见》就是他这以后的经典作品。

他的作品无数,我不是资深的粉丝,并没有查阅到确切作品数量,知道的是他发行的专辑超过张,创作的词曲超过首(有资深粉丝知道答案的评论区留言)。

另外从他出道以来直到今天,获奖也是无数,例如多首金曲奖和多届的最佳男歌手奖等具体就不再细表了。

在音乐上体现他的地位的主要是在年获得的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还有年获得的十大中文金曲名人堂奖。这两个奖项都是官方认可为香港乐坛作出杰出贡献的才能有资格获得的。

陈百强

跟大多数歌手的成名之路差不多,陈百强(Danny,丹尼仔)是从年参加山叶电子琴大赛开始,同年凭借个人创作英文歌曲《TheRockyRoad》获得“香港流行歌曲创作邀请赛”的季军,并签约无线电视成为歌手。

在年,21岁的陈百强凭借自己作曲,郑国江填词的《眼泪为你流》轰动港坛,并获得第2届十大中文金曲奖。

年轻帅气儒雅而多才多艺的陈百强成为众多年轻人的偶像,传说中“偶像”一词就是从他这里出来的。当然从前的偶像跟现在的偶像是不太一样的,那时都是实打实的实力派偶像。

从那以后的近10年的十大中文,金曲奖颁奖台上都会有他的一席位。

其唱作并获奖的代表作有《涟漪》、《偏偏喜欢你》、《几分钟的约会》、《恋爱预告》等。

其他不是他创作的作品,在其出色的演绎下也是非常的深入人心。如《今宵多珍重》,该曲改编自30年代上海旧歌,酒瓶装新酒,别有一番风味;《一生何求》,改编自王杰的国语歌《惦记这一些》,潘伟源新填的粤语歌词,更是唱尽了人生的冷暖无奈,个人觉得是对原作的一次升华(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在那个年代,甚至到现在兼具顶级创作能力的歌手是不多见,陈百强是其中一个。虽然很可惜在年英年早逝,享年35岁,但在其离世多年的年还被追授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足以证明其对香港乐坛的贡献和地位。

张国荣

在之前的文章里面也提过张国荣,是在年凭借一首英文歌获得丽的电视亚洲歌唱大赛亚军出道的。

年,推出首张粤语专辑《情人箭》,但反响平平,直至年推出《风继续吹》才开始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