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说说:花多少钱能给孩子“买个”好未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因而在子女身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资金都不会少。尤其是教育。作为孩子的父母肯定都想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最好的教育。因此如何为子女筹集一笔充足的教育经费成为父母们的心头大事。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排在首位,所占比例接近30%,位列养老和住房之前。那么如何合理规划孩子的各种花费开销呢?
孩子上学前的教育投入:
其实许多70、80后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孩子俨然变成了父母们一种炫耀的工具。有多少孩子没出生,父母就花大价钱买了钢琴,期待着自己的宝宝是将来的朗朗或者李云迪。
通过小编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其实孩子上学前是可以报1-2个兴趣班的,以运动、乐器、英语口语为主,父母不要强求,不要父母因为小时候自己没钱弹钢琴,就一定要让孩子完成自己这个心愿。这个时候的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各种父母的“爱好”不要强加于孩子身上,以孩子兴趣为主。
孩子小学到初中的教育投入:
“九年义务”教育,80后都经历过教育上的“减负”,但是为了高中为了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实,许多学习以外的特长没有被开发出来。现在的孩子却不同,越来越多的“优和良”代替了分数,这让孩子有了更多潜能被开发出来。
小学期间,给孩子报特长班要适当。我说一下我个人的做法,也不能说是最科学的,但是我认为是最适合我家宝宝的。大宝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给她陆续试了很多课,比如舞蹈、电子琴、口才、美术、科学等,都是报名了一个学期,当时他们的课是一个星期上一节,直接在幼儿园里上,每当学完一项特长,我就会耐心的问大宝,喜欢吗,最后她给我的反馈是,要留下美术,其他的都不喜欢,所以我们从三岁开始就坚持的学画画。
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选择孩子喜欢的,主动愿意去接触的。不要强迫、不要以自己的意愿去主导孩子。
初中阶段是孩子人生选择的重要阶段。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帮孩子做未来的职业规划。因此,家长在给初中孩子报各种特长班、补习班时,是需要做慎重选择的。1.报特长班的目标,应该是让孩子未来上体育、艺术类高校做准备。如果不上这类学校的,没有必要让学习非常紧张的孩子去上那样的特长班。
2.报考补习班的目标,应该是为上普通高中做准备的,目标是考上高等院校。参加这种补习班学习的学生,应该是偏科的学生,就某一科目成绩不够好,需要通过补课的形式,迎头赶上去,如果确实需要的,家庭经济条件也许可,可以选择合适的机构或辅导老师,去补课。如果学生的各科成绩都不够好,参加多学科补习是不可取的,特别要慎重决策。因为这样的补课,一是会造成孩子非常累,其学习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二是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休息日是生理心理上必需的休整期,被动上各种补习班,会让孩子身心俱疲;三是促成孩子形成依赖补习的被动学习习惯。因为在补习班有老师指导,孩子更缺少时间自己主动钻研、解决学习难点,久而久之,孩子反而变得被动,产生依赖,很不利于培养孩子主动的学习习惯。家长要知道,没有主动性的学习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
孩子高中的教育投入:
关于“高中辅导班”应不应该上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就目前的社会现状来说,学好功课仍然是孩子的最主要任务,也是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期盼!
高中阶段的孩子开始迈向成熟,独立自主的意识在苏醒,任性是高中生普遍的心态,然而这个阶段的他们毕竟各方面认知还不成熟,对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等都不了解,父母义务帮助他们尽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高中生是否需要上辅导班?还要看孩子的态度,正所谓强按牛头不喝水,如果孩子对这个辅导机构或这门课程实在没有兴趣,那就不能报。如果孩子对这个培训机构的老师,或对这门课非常感兴趣,发自内心的想报班学习,那就非常好;
当然,更为主要的还是要看效果。如果孩子在这个辅导班中学习了很长时间,但是效果平平,那么家长就应该考虑是否让孩子继续上辅导班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辅导班的学习效果是有滞后性的,因此成绩得到提升可能会比较慢,家长不妨多等两天,说不定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得到显著提高了。
最后,家长必须意识到两点:学习最重要的动力在于内因,如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的自制力,有没有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等,课外辅导作为课内教学的辅助形式,对课堂教学能否起到补充、辅助的作用,能否提分,其效果要由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培训机构的教育能力等各个方面综合决定。
孩子是否有一个好的未来,不能单纯的用金钱去衡量,更不是花的越多越有出息。我们在经验分享时,也没有提到具体的辅导班要花多少钱!父母还是要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孩子的兴趣出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