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一抹冬日里洒下的阳光,让人在困难无助时感到温暖;老师如一泓沙漠中涌现的清泉,让人在失意时燃起对生活的希望;老师如一首回荡在夜空中的歌谣,让人在孤寂时感受到心灵上的慰藉……
▲江国润。
“责任担当”江国润
年10月,在农村学校任教17年的江国润带着一份强烈的责任心,来到青兰中心学校担任校长一职。几年来,他一直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关心老师,关爱学生,在他的带领下,青兰中心学校很快变成了一个有爱的家园。
作为学校的“一家之主”,第一要诀就是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思想引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乡村学校,自然避免不了留守儿童问题。这些孩子独自上学、放学,走的是泥泞不堪的山路。有的道路甚至还没有路灯,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很是让人担心。于是,在孩子们来校的每周日,江国润都最早到校,站在校门口迎接到校的学生。晚自习后,他亲自站在校门口目送学生们走远。
以前,学校外米进校公路没有路灯,一片漆黑。每次看着学生们走在这样一条路上,江国润都会心惊胆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江国润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请示。路灯落实后,临近年关,他亲自带领几名年轻教师,在零下几度的冷天里安装路灯,搬运、和料、调试,米进校公路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南方的冬天,空气又湿又冷,好多次江国润手都被冻僵了,但他不愿停下来歇歇。只是捂着手哈几口气暖和暖和,然后又继续投入工作。经过数天的努力,年2月3日晚,校园外“罗马大道”两侧14盏路灯及本部校园6盏路灯齐放光明。这些路灯不仅照亮了学生回家的路,更是温暖学校每个师生的光。
江国润任职期间,送走了一批批走向山外世界的“山娃”,也送走了一个个迈向广阔世界的老师。可他就像大树一样依然扎根在这方贫瘠的土地,为故土积蓄更多的力量,守望着这片蔚蓝的天空。
▲陈长忠。
“老黄牛”陈长忠
陈长忠是桂阳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他从事教育行业已经二十九年了。二十九载的栉风沐雨,二十九载的辛勤汗水,二十九载的乐此不疲,二十九载的默默耕耘,他将自己深深的爱奉献给了教育这个平凡而神圣的职业。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陈长忠深深地懂得要想教育学生,首先必须完善自我。作为老师便是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使自己的学问越来越渊博。尤其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急剧增加的新时代更应该如此。因此他积极学习《特殊儿童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学》《行为改变术》《中国手语》等教育理论,并努力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我真的特别感谢陈老师。”同校的老师曾维这样说到。原来在年,还是青年教师的曾维在陈长忠的指导下,凭借《认识大小》一课,拿下了湖南省首届特殊教育培智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这对于还是青年教师的曾维是莫大的鼓励。“陈老师对我们很耐心,完全不在意我们还是新手,他经常鼓励我们,在我们遇到教学瓶颈时,他都会与我们现场演示,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曾维在描述陈长忠时说到。陈长忠还经常安慰这些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让他们不必过于担心,安排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一步一步累积。“他经常告诉我们,有事就找他,他很乐意做我们的后盾。”唐海艳老师说到。
除了在学习上教给学生知识,陈长忠还随时随地注意培养残障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在陈长忠带领的班上,有一位全校出名的“调皮鬼”,他常常趁人不备,在背后给人一拳一掌,或是把水故意倒在同学的课桌里。面对这样的特殊学生,若是对他批评训斥一番,势必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让本来就自卑的特殊学生患上更严重的心理疾病。于是,陈长忠制定了一个长远计划专门对他进行教导——首先纠正他生活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如随地吐痰、爱逗别人、乱扔纸屑、经常不洗脸等。然后抓住他的闪光点进行一些“不公平”的竞赛,多让他体验成功的感受,增强自信心。最后慢慢引入学习,多挑选些他会做的简单的题让他演板,使他在“大众场合”表现“自我”,找回自豪,消除自卑……就这样在陈老师一点一滴地鼓舞与教导下,这个“调皮鬼”逐渐改变了那些不良习性。此外,陈长忠还利用课余时间耐心指导他电脑绘画,年,“调皮鬼”的电脑绘画作品《我的成长乐园》获第19届全县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小学组一等奖。
做了十余年特教人的陈长忠知道,每一个折翼的天使同样是家庭的希望,为了这群被自身缺陷掩盖了生命色彩的孩子能享受更合适的教育,让他们发现自身的价值,练就适应社会的能力,及早融入社会大家庭,成为平凡的一员。他始终坚持仁爱之心、百倍信心,将责任心、细心和耐心伴随残障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李支友。
“守护者”李支友
在桂阳县边陲小镇莲塘镇的一个小村落田木村里,一所简陋的小学每日清晨都会传来朗朗读书声,这是李支友正带领着仅有的15名学生在晨读。李支友目前是田木小学里唯一的一名老师,学校的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所有课程都是由他一个人教,在这所几乎都是留守儿童的村小里,李支友既当老师又当父母,全身心地陪伴孩子们,这一晃,就是12年,但他坚守村小至今已有20年。
年,年仅18岁的李支友以郴州市特别优秀毕业生身份优先分配到了莲塘中心校总部。“第一天上课,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面孔,我就在心里许下诺言,我要以我毕生的心血给孩子们智慧和温暖,努力使他们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李支友回忆到。这样的决心在李支友心中生根发芽,两年后,甘岭小学的老教师退休,而因地区偏远、贫穷、待遇差,无人愿意前去顶替,李支友却主动请求。“我这样的农村娃都不愿去偏远乡村,那就更没人愿意去了。”李支友笑着说到。山里雨水多,李支友来甘岭小学第一天,就碰上了大雨。进校后,他来不及整顿行李,赶紧与学生们一起将各种盆盆罐罐放在教室、宿舍里漏雨的地方。一阵忙活,全身早已湿透,他这才细细打量起这地方。三间土坯房教室,一间木板搭建的宿舍,一块百来平方米,长满杂草的空地,简陋得令人窒息。但李支友并没有嫌弃这破旧的地方,他带领孩子们清除了空地上的杂草,架起了简易的自制单杠,用最简单的方式帮助这些儿童制造快乐。
12年前,李支友来到了田木小学,面对90%以上的留守儿童,有的还是孤儿。“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孤单与寂寞,他们渴望爱与温暖。”李支友说。于是,李支友开始教孩子们唱歌、画画、书法、篮球,给孩子们吹笛子,甚至还用从教以来的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钱,购买了一架电子琴,几个村民和李支友一同将电子琴抬进村里的那一天,是这个大山里的孩子们第一次听见这美妙的声音。李支友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