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孩子学钢琴,当努力成为了一种习惯,自律也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2/10/2

程明暄一直都羡慕爸爸有一把吉他,偶尔还在上面拨拉几下。

五岁生日时,姑姑送给他一架电子琴,自己终于也可以像爸爸那样“演奏”了,他高兴地在琴键上弄出各种“音符”。

程爸爸的实践能力很强,所以当机立断,买了教材,下载了视频教程,自己学一首就教程明暄一首,慢慢地从最基本的“doremi”,到简单的《两只老虎》、《小星星》,他竟然也能弹得像模像样。

高兴的时候,他自己一边唱,一边摸索着对应的琴键,在没有琴谱的情况下,也能弹出自己喜欢的儿歌。他还拍着小胸脯告诉我们:“妈妈,我会创作了!”

但是,程爸爸也只是个业余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只会教孩子用右手弹,我们也在纠结要不要报个钢琴班,又怕孩子只是一时新鲜,坚持不下来。

于是这种“放羊”式的学习,就这样断断续续进行着。

令我内心很波动的是程明暄六岁的那个暑假,我和他爸爸都要上班,没人监督他,我给他做了一个表格,记录每天的阅读和练琴结束时间,主要是为了防止他的拖延症,积累够一个月,就会有奖励。

每次我上班空隙用家里的小度机器人“远程监视”他的时候,他都在规定的那个时间认认真真练琴,还陶醉地一边弹一边摇着脑袋唱,很多次都让我这个整天监督小孩子的大人很羞愧。

于是在年暑假的时候,在孩子幼儿园同学的一个妈妈的推荐下,我带着程明暄拜访了杨老师,也就是孩子现在的专业钢琴老师,只试听了一节课,他回来就央求着我让他跟杨老师学琴。

从此,孩子开始了系统的学习,每个周末的一节钢琴课,他都记在心里,不用说,自己就跑着去了。

看着孩子的坚持和喜欢,年年底,我们决定,给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孩子也没有偷懒,周一到周五每天练琴至少30分钟,周末和节假日每天练习至少一个小时的规矩,他一直在遵守,从不间断。

让我感动的是,晚上放学不管作业再多,一看表快八点了,他就赶紧定时起身去练琴,他说太晚了会影响到邻居。

有一次还批评我,钢琴老师也会看到他的钢琴作业打卡,作业交晚了,老师就睡觉了,会被吵醒的。殊不知那只是我为了让他用心练习编的谎话,瞬间有股暖流从心底淌过。

每一首优美的旋律都浸润着点滴的汗水,练琴过程没有想的那么容易。孩子有时对刚学的曲谱很生疏,指法练习困难,难免就会泄气,我跟他爸爸大多时候是从网上下些视频,和孩子一起认真反复观看,揣摩别人的技巧,再模仿强化练习。

当然有时也能从他练琴的节奏中听出厌烦的情绪,我一般都不会让他继续练下去,他可以去干别的事情放松或调节一下,我唯一只提醒一句:“过了晚上八点半不能练琴。”这是我们“约法三章”中的一条,过了这个时间还未完成就按缺勤记录。

跟大人一样,啰嗦多了孩子也会抵触甚至逆反,所以,大多数我都不会去催他。慢慢地,他主动练琴的次数反倒多了,现在,基本每天都是他催促我和他爸爸给他记录练琴打卡。

我很欣慰,当努力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自律也就成了他的潜意识。

还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表现欲望都是很强的,希望得到别人的倾听和赞扬。虽然我和他爸爸不懂琴,但不妨碍我们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并给出孩子中肯的评价。每次我们静静地听完他的演奏,给他鼓掌或者点评的时候,都能从孩子的眼中看到熠熠的神采。

我还给孩子办过一次“个人演奏会”,我们家的动物毛绒玩具大大小小有20多种,我让这些可爱的布偶听众依次落座,我和他爸爸负责报幕﹑串词﹑服装﹑配乐等工作,虽然演奏会只有四十多分钟,但是孩子却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自信心。

我和他爸爸也只是让他把钢琴当成一种兴趣爱好去培养,但是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认真对待一件小事的力量,坚持去做一件小事的毅力!

只要他喜欢,只要他努力,我们就会一直陪他走下去!

如何让孩子学好钢琴,这位妈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