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琴 >> 电子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点燃山区孩子音乐梦

来源:电子琴 时间:2022/11/12
白癜风的偏方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564815.html

——郴州新华支教志愿者联盟支教故事

湖南日报记者李秉钧通讯员朱强光

9月4日,新华支教志愿者联盟走进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廖家湾学校,正式开启年秋季支教模式。

“新学期开学了,受爱心人士委托,给大家带来一些礼物,湖南彦笃影视公司捐演出服套,旅美古筝演奏家李赛君捐古筝4架、少儿读物多册,郴州未来之星公司捐拉丁舞炼功服50套”新学期教学启动仪式上,新华支教志愿者联盟发起人、湘南学院音乐学院教授、郴州市关工委“五老”成员周新华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加入艺术兴趣班。

“廖家湾是比较偏的山区,几年前来学校时很简陋,现在改善了许多。”周新华看着日新月异的校舍感慨道。

△周新华教授(前排右一)向学校转赠教学物资

支教走进山区,放飞千名学生音乐梦

位于国道旁的廖家湾小学,有1至6年级,多名学生近一半是留守儿童,都住校学习。因为地处山区,生活条件相对落后,教学环境比较艰苦,孩子们除了正常的上课学习,几乎没有什么课余活动。“年,我的一个在廖家湾学校任教的学生向我诉苦,说学校没有音乐教学设施,音乐课不好教。“周新华说,当他从学生那知道这个情况后,就萌生了想去廖家湾小学音乐支教的想法。

说干就干。周新华与湘南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肖伟商议,两人合力成立了“周新华支教志愿者联盟”。年5月17日,周新华把组织捐赠的2架钢琴、7台空调、10台古筝、20把二胡、30根笛子、40把口风琴,以及价值10万余元各种用于音乐教学的设备,全部送到了廖家湾学校去支教。

当天,新华支教志愿者联盟成员用一场自导自演的晚会,拉开支教序幕。10多种器乐轮番“登台”,美妙旋律回响在校园里,听之如痴如醉。这一演出后,就有上百名学生主动报名学音乐。

△孩子们在上古筝课

“每周三、四下午课余时间,开设电子琴、古筝等10门专业课程。”廖家湾学校校长李学文表示,这是全省最全的音乐支教项目,支教联盟的老师们都是郴州市资深的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根据课程设置轮流来上课,几年来培养了多名学生。

“以前只是在电视上见过电子琴,没想到会有机会接触它,并学会弹奏。”今年六年级毕业的学生赵淑琴说,自从有了这些音乐器材后,她每周三、四下午最期待的,就是支教老师上音乐课。

△支教老师教孩子们声乐

就这样,通过周教授等人手把手耐心的教学,孩子们从只知道阿拉伯数字到熟练地哼唱出来;从没摸过乐器到可以流畅地弹奏,渐渐地,孩子们心底那颗音乐梦的种子生根发芽。

“出山”参加表演,动人弦律惊艳四座

功夫不负有心人。1个月过去了,孩子们已认得基本的音符,学会了演奏乐器的标准姿势;2个月过去了,孩子们能拼出简单的曲子,学会了不同乐器的基本演奏技法;3个月过去了,孩子们学会了简单的识谱,并能用乐器演奏简单的曲子……

“几个月的培训后,孩子们对各自的乐器找到了感觉,为进一步锻炼他们,我们决定把他们拉到山外去展示一下。”周新华介绍,年10月21日,他与志愿者带着乐队参加苏仙区教育系统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晚会。这是廖家湾学校乐队第一次亮相,面对多名观众,孩子们演奏的《十送红军》、《红红的中国结》等乐曲震惊全场,听众没想到山区的孩子能用电子琴演奏得这么好!

“表演结束后,观众们都不是相信这是乡村学校孩子的表演,大家都报以热烈掌声!”廖家湾学校校长李学文说,山里孩子音乐培养的投入几乎为零。父母在外打工不重视,山区学校难以配备专业的音乐老师,孩子很难接触高雅艺术,与城里孩子的差距非常大。但“周新华支教志愿者联盟”的到来,使不少学生的音乐天赋得到了及时的发掘和培养,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了音乐,许多孩子有了自己的“音乐梦。”

梦想在舞台上不断放飞。今年六一儿童节时,郴州市关工委特意邀请山里的孩子们来市里进行一场表演。“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当晚会上廖家湾学校的10多名小学生满含深情地弹唱出《感恩的心》时,甜美的歌声、动人的旋律迅速感染现场上千名观众,不少人感动得眼泛泪光,情不自禁地为孩子们和新华支教志愿者联盟成员们点赞!

△孩子们在上舞蹈课

3年来,新华支教志愿者联盟和廖家湾学校收获了沉甸甸的成绩单:年5月至今,全校累计有多名学生报名参加音乐课。在市级、区级举办的音乐才艺表演中,廖家湾学校的节目有4次获一等奖,12名学生获一等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了苏仙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大型节庆汇演。

3年风雨无阻,志愿支教爱心接力

周新华教授年退休后,曾做过年薪10多万元特聘音乐专家的工作,但他下乡做支教志愿者后,不仅要放弃一笔丰厚收入,还要不断付出,是什么让周新华做出这样的选择?

“支教一直是我心里想做的事。”周新华坦然,“因为年龄大,原本只打算支教一年,但没想到这一干却停不下来了。”

周新华把自家音乐工作室的器乐、空调、桌椅赠给学校,本人是上课老师兼司机。在他的游说下,郴州、深圳几家音乐培训机构捐赠了钢琴、古筝、二胡、笛子、口风琴等。

△支教联盟的志愿者们

周新华的爱心坚守,激励着郴州音乐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支教联盟。唐凤鸣、刘洪湖、肖伟、芦阳、郭嘉、周戈、邓凯龄、李幼芝、廖小云、李伍等20多人集结到“周新华支教志愿者联盟”旗下,最小年纪的还是在校大学生,也有70多岁的退休老同志。

今年70岁的刘洪湘,是首批新华支教志愿者,负责教二胡。他是周新华多年的音乐知己,也是联盟里最年长者。每周四下午有二胡课。刘洪湘自己开车,接上高小山等支教者,从市城区驱车30多公里到廖家湾学校上课。下课后,又开车返回。3年来,他没有落下一节课。

支教志愿者高小山是郴州市九完小退休的音乐老师,教音乐30多年。年高小山患鼻咽癌作了化疗,身体在好转。3年来他听从“新华支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301.html